[实用新型]基于可见光-近红外的透射式甘蔗糖分无损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33445.3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05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修华;魏鹏;吕雪刚;张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359;G01N21/3563;G01N21/59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林兴宁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可见光 红外 透射 甘蔗 糖分 无损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可见光‑近红外的透射式甘蔗糖分无损检测装置,其上部的检测头由显示基座和水平设置的C形检测臂组成,显示基座的下方连接有向后下方倾斜伸出的手柄;检测臂的中央为C形卡口,检测臂上架设有两个可弹性伸缩的光源发射头和一个可手动伸缩的光电接收头,由两个光源发射头和一个光电接收头在C形卡口内组成相隔120°的三点夹持式样本检测位。本装置可方便地夹持不同大小的圆柱状甘蔗样本进行检测,而且既可以对采收后的甘蔗进行检测,也可以直接对未收割的甘蔗进行现场检测;检测时甘蔗样本能够压缩光源发射头和光电接收头的橡胶垫圈形成贴紧状态,可遮蔽检测时的环境光并构成良好的暗室,减小干扰,提高检测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甘蔗糖分无损检测装置,具体是一种基于可见光-近红外的透射式甘蔗糖分无损检测装置,属于水果糖分无损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甘蔗不仅可以作为日常水果,还是主要的制糖原料之一,其内部糖分含量是衡量甘蔗品质的重要指标。甘蔗糖分含量的传统检测方法多为破坏性采样,测定步骤繁琐,费时费力,检测效率低,不利于田间检测,无法满足甘蔗收购“按质论价”的需要,也无法应用于蔗糖企业生产现场的快速检测。
目前对水果内部糖度、酸度等品质的无损检测通常使用光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具有效率高、非破坏性的检测优势,但传统光谱检测仪器价格昂贵,不便于携带,因此市面上也有一些专门用于检测水果内部糖度、酸度等品质的便携式无损检测仪器,如中国专利CN111610162A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水果无损快速测试装置,中国专利CN107202761A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水果内部品质的便携式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但这些用于快速检测水果内部品质的便携式检测设备针对的检测对象都是诸如苹果、梨和柑橘等圆球状水果样本,并不适合用于检测甘蔗这类圆柱状样本,而且这些现有的便携式检测设备是针对采摘后的水果进行设计的,无法用于对未收割条件下的甘蔗进行现场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可见光-近红外的透射式甘蔗糖分无损检测装置,以实现对甘蔗糖分含量的快速无损和现场检测,从而解决目前甘蔗糖分含量传统检测方法费时费力,检测效率低,对样本造成破坏且不利于田间现场检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可见光-近红外的透射式甘蔗糖分无损检测装置,其上部设有检测头,检测头由显示基座和水平设置的C形检测臂组成,检测臂与显示基座的前侧面融合成一体,显示基座的后侧面设有OLED显示屏,在显示基座的下方连接有向后下方倾斜伸出的手柄。
所述检测臂的中央为C形卡口,C形卡口的开口对着右后方,检测臂内部在对应C形卡口左前方和右前方的位置各架设有一个向C形卡口中心径向伸出并可弹性伸缩的光源发射头,在对应C形卡口正后方的位置架设有一个向C形卡口中心径向伸出并可手动伸缩的光电接收头,由两个光源发射头和一个光电接收头在C形卡口内组成相隔120°的三点夹持式样本检测位。
所述光源发射头设有圆柱状的发射头外壳,发射头外壳滑动插接在检测臂内部对应的阶梯插孔内,发射头外壳后端的底座卡在阶梯插孔的阶梯上,发射头外壳的前端向检测臂C形卡口中心径向伸出,阶梯插孔的后端设有向检测臂外侧露出的后盖,阶梯插孔内在发射头外壳的底座与后盖之间设有推力弹簧;发射头外壳的前端设有光源射出孔,发射头外壳内部在对应光源射出孔的后方设有LED集成光源;检测臂的内部还设有用于对两个光源发射头的LED集成光源进行集中控制的光源控制电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334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再生合成纤维的防水环保面料
- 下一篇:一种干粉贝壳粉涂料的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