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体减阻增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126539.8 | 申请日: | 2022-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52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 发明(设计)人: | 姜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净格森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D1/02 | 分类号: | F15D1/02;F15D1/04 |
| 代理公司: | 长沙昌恒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83 | 代理人: | 胡昌国 |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增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流体减阻增压装置,包括导流叶片、装置内管、装置外管、入口法兰、出口法兰;所述导流叶片包括设于装置外管的内壁设有第一导流叶片、设于装置内管的外壁设有第二导流叶片;所述装置内管的外壁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导流叶片活动地插设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入口法兰的一侧设有涡流管,所述涡流管与所述装置内管接触的端面设有抵紧块,所述抵紧块伸入至所述卡槽内。本实用新型能够使装置内管和装置外管受到的应力均匀分布,保证减阻增压装置的加速、增压效果,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并且可以根据使用需求便捷的对第二导流叶片拆装更换,提高使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体减阻增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循环水泵广泛应用于酒店、医院、商场、电子厂、化工厂等各种领域,水泵功率的选型主要是根据系统所需的流量和扬程来确定的,扬程主要是克服系统的管阻,由于循环水泵出口的紊流、乱流的存在,这样极大的损失了水泵的扬程,降低了水泵使用的效率,提高了水泵所消耗的能耗,增加了设备的运行成本,针对上述情况有必要针对该系统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技术改造,减少系统运行费用。而技术改造的主要目标是降低系统的管阻,从而降低水泵所配电机的功率,紊流减阻增压装置是一种用于提高循环水泵整体效率的装置。在循环水泵中,紊流减阻增压装置在流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水泵设计扬程,使水泵所配电机功率降低,达到节省水泵用电量的目的,但是现有的减阻增压装置的加速、增压效果不理想,水流会造成设备局部应力不均,使设备性能不稳定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流体减阻增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以实现:
提出了一种流体减阻增压装置,包括导流叶片、装置内管、装置外管、设于装置外管一侧的入口法兰、设于装置外管另一侧的出口法兰;所述装置外管的管径从入口法兰的一端向出口法兰的一端逐渐变小;所述导流叶片包括设于装置外管的内壁设有第一导流叶片、设于装置内管的外壁设有第二导流叶片,所述第一导流叶片和第二导流叶片随流方向纵向设置;所述装置内管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二导流叶片大小及形状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第二导流叶片活动地插设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入口法兰的一侧位于所述装置内管与所述装置外管之间设有涡流管,所述涡流管与所述装置内管接触的端面设有抵紧块,所述抵紧块伸入至所述卡槽内,以将第二导流叶片固定在装置内管;所述涡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装置外管相连接。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第一导流叶片和第二导流叶片分别以装置内管为轴心阵列分布在所述装置外管的内壁和所述装置内管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叶片和第二导流叶片的两端设有流线型圆角。
优选的,所述卡槽呈T型。
优选的,所述入口法兰外端面向所述装置外管内部凹陷形成安装面,所述涡流管的一端卡设在所述安装面,并通过螺栓与所述入口法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口法兰朝向所述装置内管的端面设有定位插块,所述装置内管设有与所述定位插块相匹配的定位插槽。
优选的,所述出口法兰与入口法兰均与所述装置外管焊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叶片与所述装置外管焊接。
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装置外管的管径从入口法兰的一端向出口法兰的一端逐渐变小并随流方向纵向设置的第一导流叶片和第二导流叶片形成增压室,把紊流变成层流,降低阻力,实现加速和增压;同时在装置内管设有卡槽,第二导流叶片活动地插设在卡槽内,涡流管与装置外管可拆卸装配,当涡流管与装置外管装配连接后,涡流管设置的抵紧块会伸入卡槽中,将第二导流叶片固定在装置内管上,从而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对第二导流叶片拆装更换,提高使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净格森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净格森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265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