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笼门锁及其新型捕鼠笼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24865.5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12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赵丝丝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丝丝 |
主分类号: | E05C19/10 | 分类号: | E05C19/10;E05F1/10;A01M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韦锦捷 |
地址: | 53040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锁 及其 新型 捕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笼门锁及其新型捕鼠笼,所述笼门锁包括门锁连接杆和锁部,所述门锁连接杆的末端与笼体固定连接,前端与锁部固定连接;所述笼门一端与笼体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笼门网线和锁部配合锁紧;所述锁部与门锁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所述锁部的初始位置与笼门网孔错开,以保证笼门关闭时锁部能够将笼门网线卡紧;当笼门关闭后,由于笼门网孔与锁部的位置错开,笼门网线滑过锁部使锁部位置移动至与笼门网孔相适应从而穿过锁部;笼门通过笼门网孔穿过锁部后,锁部的位置恢复初始位置从而将笼门网线卡紧。本实用新型笼门锁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翘板支撑结构稳固,能够进一步增加触控的灵敏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鼠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笼门锁及其新型捕鼠笼。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捕鼠笼大多存在以下不足:
(1)触控不够灵敏,踏板复位结构不够稳定。
(2)门锁结构过于复杂,导致制造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笼门锁,包括门锁连接杆和锁部,所述门锁连接杆的末端与笼体固定连接,前端与锁部固定连接;所述笼门一端与笼体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笼门网线和锁部配合锁紧;所述锁部与门锁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所述锁部的初始位置与笼门网孔错开,以保证笼门关闭时锁部能够将笼门网线卡紧;当笼门关闭后,由于笼门网孔与锁部的位置错开,笼门网线滑过锁部使锁部位置移动至与笼门网孔相适应从而穿过锁部;笼门通过笼门网孔穿过锁部后,锁部的位置恢复初始位置从而将笼门网线卡紧。
所述锁部包括滑穿部和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一端与门锁连接杆固定连接并形成能够卡紧笼门网线的卡位结构,另一端与滑穿部的尾部连接;滑穿部的头部与门锁连接杆的前端连接;所述卡接部与门锁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
所述滑穿部包括第一滑穿部和第二滑穿部,第一滑穿部的尾部与卡接部固定连接,头部与第二滑穿部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二滑穿部的末端与门锁连接杆的前端之间设有缺口部;所述第二滑穿部与门锁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90°;所述第二滑穿部、第一滑穿部和卡接部构成一个非闭合环锁;笼门通过笼门网孔穿过锁部后,笼门网线通过卡接部或非闭合环锁锁紧笼门。
所述锁部包括末端能够变形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前端分别与门锁连接杆的两侧固定连接,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与门锁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均小于90°;笼门通过笼门网孔穿过锁部时,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与门锁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变小,使得笼门网孔能够穿过锁部,笼门网孔穿过锁部后,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与门锁连接杆之间的夹角恢复,从而能够卡住笼门网线并将笼门锁紧。
所述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与门锁连接杆之间分别设有限位固定条。
所述笼门锁还包括自锁弹簧,所述自锁弹簧一端与笼体连接,另一端与笼门下端连接,自锁弹簧与锁部配合将笼门锁紧。
本发明还要求保护包括了上述笼门锁的新型捕鼠笼。
所述新型捕鼠笼还包括笼门、笼体、压杆、压杆固定基座和复位装置,所述的笼门上设有把手,压杆固定基座安装在笼体上部,压杆一端活动穿过压杆固定基座并在笼门打开时用于压住把手保持笼门打开状态,压杆另一端与复位装置连接;所述的复位装置设有复位扭簧和扭簧固定杆,复位扭簧套接在扭簧固定杆上,复位扭簧一端与复位装置连接,另一端与笼体连接;复位装置下部连接有一吊杆,吊杆下方设置有翘板,翘板后端底部通过连杆与笼体底部连接,翘板后端设有压片,压片压在吊杆底端上,用于保持翘板前端处于不与笼体底部直接接触的初始状态,当翘板前端被触动,翘板前端下压,吊杆被压板往前压从而带动压杆向后运动,压杆不再压住把手,在自锁弹簧作用下笼门关闭,笼门锁将笼门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丝丝,未经赵丝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248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