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旧管廊间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75307.4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67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荣哲;孙玉品;刘轶群;刘兆强;孙衍法;毕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钱能;韩嫚嫚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旧 管廊间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旧管廊间的连接结构,其涉及管廊建筑设计及施工领域,包括:预制衔接段、第一管廊段和第二管廊段;所述第一管廊段连接在所述预制衔接段的一端,且与所述预制衔接段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单元;所述第二管廊段连接在所述预制衔接段的另一端;其中,所述防水单元包括:第一弹性防水件;位于所述第一弹性防水件外侧的第一接缝填充件;位于所述第一接缝填充件外侧的第一建筑密封膏防水件。本实用新型的新旧管廊间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两段不同管廊,并在管廊连接处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廊建筑设计及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旧管廊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管廊、隧道活管节等改造情况很常见,通常施工方法是在原有旧管廊的侧壁上开洞,留出原有钢筋,再与新建管廊的侧壁钢筋连接,混凝土整体浇筑,接缝处设一条遇水膨胀止水条。但是该做法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容易出现漏水情况,由于原有旧管廊的侧壁与新建管廊相接处混凝土浇筑存在一道施工缝,而且无法设置止水带,只能加遇水膨胀止水条,防水效果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原有旧管廊上连接新建管廊,并在管廊连接处具有良好防水效果的新旧管廊间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旧管廊间的连接结构,包括:
预制衔接段;
连接在所述预制衔接段一端的第一管廊段,其与所述预制衔接段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单元;
连接在所述预制衔接段另一端的第二管廊段;其中,所述防水单元包括:
第一弹性防水件;
第一接缝填充件,位于所述第一弹性防水件的外侧;
第一建筑密封膏防水件,位于所述第一接缝填充件的外侧。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单元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弹性防水件内侧的第二弹性防水件;
第二接缝填充件,位于所述第二弹性防水件的内侧;
第二建筑密封膏防水件,位于所述第二接缝填充件的内侧;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防水件和所述第二弹性防水件间具有间隔空间。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预制衔接段包括:
结构体;
多个紧固件;
多个固定件,每段所述紧固件的两端均分别设置一个所述固定件;
其中,所述结构体与所述第一管廊段共同形成多个紧固件通孔,所述紧固件通孔沿所述第一管廊段的侧壁的径向和所述预制衔接段的侧壁的轴向形成,多个所述紧固件各自穿设于多个所述紧固件通孔中,所述紧固件两端的固定件分别抵在所述紧固件通孔的两侧端面上,以使所述预制衔接段的所述结构体与所述第一管廊段固定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预制衔接段还包括:
橡胶钢边止水带,所述预制衔接段通过所述橡胶钢边止水带与所述第二管廊段相连;其中,所述橡胶钢边止水带包括:
橡胶密封部,密封设置在所述预制衔接段和所述第二管廊段间;
分别连接在所述橡胶密封部的相对两侧的两段固定部,两段固定部分别埋设于所述预制衔接段和所述第二管廊段中。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预制衔接段中形成有检测通道,所述检测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间隔空间相连通,检测水能通过所述检测通道的另一端注入所述间隔空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753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