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窗台防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070992.1 | 申请日: | 2022-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58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术金;贺丽华;邱同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金艺钢结构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1/70 | 分类号: | E06B1/70;E06B7/14;E06B1/60 |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于治洪 |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窗台 防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窗台防水结构,包括设置在墙体上的用于垫高窗户的窗户垫件,以及用于对室外窗台进行收边的室外窗台收边板,所述室外窗台收边板包括室外窗台防水部和外墙防水部,所述室外窗台防水部包括顺次连接的挡水段、压紧段和排水段,所述压紧段设置在所述窗户垫件与所述窗户之间,所述挡水段垂直连接在所述压紧段靠近室内的一端且向上延伸,所述排水段倾斜连接在所述压紧段靠近室外的一端和所述外墙防水部之间。本实用新型窗台防水结构彻底解决了窗台渗漏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窗台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中,窗户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窗户的下面为窗台,窗台的作用是排出沿窗户流下的雨水,防止其沿窗户缝隙进入室内,且也可以避免雨水污染外墙面。
但是,现有的室外窗台收边板普遍没有排水坡度,当下雨时,部分雨水会滞留在窗台上,导致雨水灌入窗户与窗台之间的缝隙中,进而出现窗台渗漏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窗台防水结构,该窗台防水结构彻底解决了窗台渗漏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窗台防水结构,包括设置在墙体上的用于垫高窗户的窗户垫件,以及用于对室外窗台进行收边的室外窗台收边板,所述室外窗台收边板包括室外窗台防水部和外墙防水部,所述室外窗台防水部包括顺次连接的挡水段、压紧段和排水段,所述压紧段设置在所述窗户垫件与所述窗户之间,所述挡水段垂直连接在所述压紧段靠近室内的一端且向上延伸,所述排水段倾斜连接在所述压紧段靠近室外的一端和所述外墙防水部之间。
其中,所述排水段的坡度不小于2%。
其中,所述窗户垫件的高度为20~30㎜。
其中,所述室外窗台收边板与所述窗户之间的接缝通过密封胶密封。
其中,所述外墙防水部包括顺次连接的外墙防水段、连接段和锁紧段,所述外墙防水段与所述锁紧段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段垂直连接在所述外墙防水段与所述锁紧段之间,所述排水段连接在所述外墙防水段上,所述锁紧段固定在外墙面上。
其中,所述外墙防水部包括外墙防水段和外墙支撑段,所述排水段连接在所述外墙防水段的一端,所述外墙支撑段向上倾斜设置在所述外墙防水段的另一端且支撑在外墙面上。
其中,所述室外窗台收边板由一张第一防水板弯折而成。
其中,所述窗台防水结构还包括用于对室内窗台进行收边的室内窗台收边板。
其中,所述室内窗台收边板包括顺次连接的固定段、第一贴合段、第二贴合段、内墙防水段和内墙支撑段,所述固定段固定设置在所述窗户垫件与所述压紧段之间,所述第一贴合段与所述窗户垫件的侧部贴合设置,所述第二贴合段与所述墙体的表面贴合设置且所述第二贴合段延伸出所述墙体,所述内墙防水段垂直于所述第二贴合段并向下延伸,所述内墙支撑段向上倾斜设置在所述内墙防水段的端部且支撑在内墙面上。
其中,所述室内窗台收边板由一张第二防水板弯折而成。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窗台防水结构,通过在墙体上设置用于垫高窗户的窗户垫件,在窗户垫件和墙体的外墙面之间设置具有排水坡度的室外窗台收边板,将室外窗台形成内高外低的排水坡结构形式,使得雨水能够在室外窗台收边板的引流作用下迅速从室外窗台上流走,杜绝了雨水滞留窗台现象的发生,彻底解决了窗台渗漏水的问题,提高了建筑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窗台防水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室外窗台收边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金艺钢结构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潍坊金艺钢结构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709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计量柜
- 下一篇:梯段与休息平台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