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环式风浪能源发电集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59596.9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33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贺志涵;陈彦均;王瑜;刘芳瑜;王维君;李若弘;吴季坪;侯宇飞;陈志常;刘艺涵;朱家欣;范芷瑞;施伟;孙玉涛;李京辉;胡乐涵;王家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22 | 分类号: | F03B13/22;F03D13/25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河彩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63 | 代理人: | 刘斌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环式 风浪 能源 发电 集成 系统 | ||
一种套环式风浪能源发电集成系统,属于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为了解决波浪能发电装置单次波浪对叶轮冲击强度较大,但所能转化的波浪能却并不高的问题,波浪能发电装置为圆环形装置,圆环体上具有贯通圆环体且相对设置的一对通水口,所述的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圆环体的内部包括半圆环形的第一腔和半圆环形的第二腔,第一腔与第二腔相对设置形成于圆环体的内部圆环形状,第一腔和第二腔各腔的两端相对的开口为圆环体上贯通圆环体且相对设置的一对通水口,第一腔、第二腔各自腔中安装至少一个用于波浪冲击发电的装置,效果是分散波浪冲击强度,并提高波浪能转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涉及一种风能-波浪能为一体的多能源互补集成装置,以Braceless平台为基础将风力发电装置、波浪能发电装置相结合的一种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海洋中蕴含丰富的可在生能源,风能,波浪能是其中可再生能源,并且储能巨大,分布广泛。它们的开发有利于缓解能源危机和减少环境污染。风能、波浪能结合发电装置形式多样。其中广泛运用的为近海固定式风浪结合发电装置。为了更广泛的利用海洋中风能与波浪能,也有半潜式平台风浪能结合发电系统,使得风浪能结合装置能到更远深海中利用风能与波浪能。
现有通过波浪向腔室内冲击叶轮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其主体通常采用矩形单通道形状,固定方式通常采用焊接形式,对于叶轮来说,这种波浪能发电装置一次波浪对叶轮冲击强度较大,但所能转化的波浪能却并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波浪能发电装置一次波浪对叶轮冲击强度较大,但所能转化的波浪能却并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套环式风浪能源发电集成系统,包括
风力发电装置,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具有转子的风机及支撑风机的塔筒。
波浪能发电装置,所述的波浪能发电装置为圆环形装置,圆环体上具有贯通圆环体且相对设置的一对通水口,所述的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圆环体的内部包括半圆环形的第一腔和半圆环形的第二腔,第一腔与第二腔相对设置形成于圆环体的内部圆环形状,第一腔和第二腔各腔的两端相对的开口为圆环体上贯通圆环体且相对设置的一对通水口,第一腔、第二腔各自腔中安装至少一个用于波浪冲击发电的装置。
浮式平台,所述的浮式平台包括三个浮箱及由三个浮箱汇集形成的中央支撑区域,浮式平台的至少一个浮箱上固定至少一个边柱,中央支撑区域固定中心柱,中心柱固定并支撑风力发电装置的塔筒,且至少一个边柱和/或中心柱在其柱体上安装至少一个波浪能发电装置。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的三个浮箱在平面内相互呈120度角度分布,各浮箱具有一侧端部向中心区域汇集并连接形成三个浮箱中央支撑区域。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在浮式平台的所述的边柱上安装与海床连接的锚链,用于波浪冲击发电的装置包括叶轮,所述的第一腔和所述的第二腔共用一个前开口和共用一个后开口作为两个腔共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圆环体的内侧壁的外表面分布若干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分布于边柱和/或中心柱上的外周面的第二固定部相对应,一个第一固定部与一个索链的一端连接,与所述一个第一固定部相对应的第二固定部与所述一个索链的另一端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第一腔,包括
第一水腔A、第一水腔B和第一水腔C,
第一水腔A和第一水腔B通过第一瓣阀A、第一瓣阀B及第一反流阻挡件A分隔,
第一水腔B中安装第一叶轮,
第一水腔B和第一水腔C通过第一瓣阀a、第一瓣阀b及第一反流阻挡件B分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595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