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整圆半径量具及具有其的测量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045743.7 | 申请日: | 2022-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84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石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光轩高端装备产业有限公司;北京远大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08 | 分类号: | G01B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邱成杰 |
| 地址: | 741000 甘肃省天水***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非整圆 半径 量具 具有 测量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量具领域,公开了一种非整圆半径量具及具有其的测量系统,用于测量待焊接的非整圆零件的半径,所述非整圆半径量具包括两个转动连接的第一游标卡尺、第二游标卡尺,第一游标卡尺的第一卡爪以及第二游标卡尺的第三卡爪分别固定于所述各自所属游标卡尺的“0”刻度线处,同时两卡爪自由端抵接,用以确定第一点坐标;第一游标卡尺的第二卡爪和第二游标卡尺的第四卡爪分别在非整圆零件圆周上分别确定第二点、第三点坐标,通过计算所述三点坐标间的相对位置计算圆心坐标,最终计算出非整圆零件半径。使用所述非整圆半径量具测量零件半径的方法具有测量方便易行,测量精度高,结构简单,检测效率高,测量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量具,具体地涉及一种非整圆半径量具。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行业中,为了节省金属材料以及便于加工,常常会采取将整圆零件分割为若干个非整圆的零件进行加工,待非整圆零件加工结束后再进行焊接,组成完整的零件。对于这些未进一步加工为完整零件的非整圆零件,尤其是少于二分之一圆的非整圆零件,如果采用通用的大型游标卡尺或者千分尺很难进行精确测量,如果采用比较精确的光电仪器进行测量,虽然可以达到很高的检测精度,但检测效率低,不能对加工完的零件快速完成测量,并且会增加测量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测量精度与测量效率、测量成本存在冲突的问题,提供结构简单,方便易用,能够有效测量非整圆零部件半径的低成本专用量具,该非整圆零部件半径的低成本专用量具具有能够准确便捷、快速有效的测量非整圆半径,保证零部件加工精度,能够使机床操作人员及时测量工件半径后调整参数,防止工件尺寸超差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整圆半径量具,包括:
第一游标卡尺,所述第一游标卡尺具有第一游标尺、固定于所述第一游标尺的第一卡爪和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游标尺的第二卡爪;
第二游标卡尺,所述第二游标卡尺具有第二游标尺、固定于所述第二游标尺的第三卡爪和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游标尺的第四卡爪,所述第三卡爪的自由端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卡爪的自由端,且所述第一游标卡尺和所述第二游标卡尺能够绕所述第三卡爪和所述第一卡爪的抵接点在所述第一游标尺和所述第二游标尺所在的平面内相对转动为使得所述第一游标尺和所述第二游标尺具有不同夹角;
角度测量机构,所述角度测量机构设置为能够测量所述第一游标尺和所述第二游标尺之间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第三卡爪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卡爪的自由端相互铰接,以在所述第一游标尺和所述第二游标尺相对转动过程中保持所述第三卡爪的自由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卡爪的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角度测量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游标尺和所述第二游标尺中的一者上的角度尺扇形板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游标尺和所述第二游标尺中的另一者上的角度尺游标,该角度尺游标能够随所述第一游标尺和所述第二游标尺的相对转动而指示所述角度尺扇形板的不同位置,以测量所述第一游标尺和所述第二游标尺之间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角度尺扇形板上形成有弧形槽,所述角度尺游标与该弧形槽滑动配合并能够在所述第一游标尺和所述第二游标尺的相对转动时由该弧形槽引导为指示所述角度尺扇形板的不同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爪固定在所述第一游标尺的“0”刻度处;所述第三卡爪固定在所述第二游标尺的“0”刻度处;所述弧形槽设置为:当所述第一游标尺和所述第二游标尺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卡爪和第三卡爪的自由端始终贴合。
优选地,所述角度尺扇形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游标尺的与所述第一卡爪相对的一侧,所述角度尺游标从所述第二游标尺的向远离所述第三卡爪的一侧延伸。
优选地,所述角度尺游标设于所述第二游标尺的朝向所述第一游标尺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光轩高端装备产业有限公司;北京远大信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光轩高端装备产业有限公司;北京远大信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457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抗匹配电路、集成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连廊支撑装置、连廊与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