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止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39281.8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31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毛运涛;张志伟;尹志东;刘培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7/00 | 分类号: | B28B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陈法君 |
地址: | 61006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止回装置,所述止回装置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的一端设有灌浆入口另一端为封闭结构体,且第一管体内设有堵头,堵头经弹簧与第一管体的封闭结构体相连,且第一管体的中部设有连接口,第一管体经连接口与第二管体的一端连通,第二管体的另一端为灌浆出口;通过本止回装置灌浆时,堵头被压缩至靠近封闭结构体,连接口处于打开状态,当灌浆结束时,堵头被弹簧作用回复至连接口位置,完成连接口的封闭。本实用新型止回装置中封闭结构体为螺帽,通过将堵头经弹簧与螺帽进行连接,从而便于了堵头结构的整体更换,即是,当弹簧失效时,可以直拧下螺帽整体取出堵头与弹簧,更换新的结构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浆液止回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在注浆完成后拔出注浆管的过程中防止浆液留出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预制柱套筒注浆时,当注浆完成后,拔出注浆管到打上塞子的间隙,会有浆液从注浆口留出,导致套筒内浆液减少,套筒内浆液饱满度降低。
为提高套筒注浆效果,需要在注浆口设置止回装置防止注浆管拔出后浆液留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公开了一种止回装置,通过本止回装置的结构设计,解决了注浆完成后注浆管拔出过程中浆液流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止回装置,所述止回装置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设有灌浆入口另一端为封闭结构体,且所述第一管体内设有堵头,所述堵头经弹簧与第一管体的封闭结构体相连,且所述第一管体的中部设有连接口,所述第一管体经连接口与第二管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为灌浆出口;通过本止回装置灌浆时,所述堵头被压缩至靠近封闭结构体,所述连接口处于打开状态,当灌浆结束时,所述堵头被弹簧作用回复至连接口位置,完成连接口的封闭。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封闭结构体为螺帽,所述螺帽经螺纹结构与第一管体相连。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堵头为圆柱状结构。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堵头为塑料结构体。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管体为透明结构体。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管体采用玻璃或塑料构成。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平行设置。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采用一体成型结构。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管体的灌浆出口的外壁设有锥形螺纹。
前述本实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止回装置中封闭结构体为螺帽,通过将堵头经弹簧与螺帽进行连接,从而便于了堵头结构的整体更换,即是,当弹簧失效时,可以直拧下螺帽整体取出堵头与弹簧,更换新的结构体。
并且,本实用新型止回装置的第一管体为透明结构体。通过采用透明结构体设置,用户可以直接观察到堵头是否完成了对连接口的密封,可以对弹簧的失效情况有直接的观察,从而便于对本装置进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止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第一管体,101-灌浆入口,102-封闭结构体,103-弹簧,104-堵头,105-连接口,20-第二管体,201-灌浆出口,202-锥形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392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焊带铜扁带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浇筑预埋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