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38996.1 | 申请日: | 202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39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474 | 分类号: | H01M50/474;H01M50/477;H01M50/593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文姣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极组,所述极组具有主表面和侧壁,所述极组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位于所述正极极片与所述负极极片之间的绝缘隔膜;
绝缘垫片,所述绝缘垫片具有主体部和至少位于所述绝缘垫片一端的突起部,所述绝缘垫片位于相邻的所述极组之间,所述绝缘垫片的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突起部均与所述极组的所述主表面相接触,
其中,在所述绝缘垫片的所述突起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上,所述突起部的厚度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组包括多个所述正极极片、多个所述负极极片以及多个所述绝缘隔膜,相邻所述极片之间具有所述绝缘隔膜,所述正极极片的边缘厚度小于所述正极极片的中心厚度,所述负极极片的边缘厚度小于所述负极极片的中心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的表面与所述主体部的表面之间的夹角为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具有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一突起部与相邻的所述极组中的一个所述极组的所述主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突起部与相邻的所述极组中的另一个所述极组的所述主表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的中心厚度与所述正极极片的边缘厚度的差值为0~15微米,所述负极极片的中心厚度与所述负极极片的边缘厚度的差值为0~15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的数量为m,所述负极极片的数量为n,所述正极极片的中心厚度与所述正极极片的边缘厚度的差值为a,所述负极极片的中心厚度与所述负极极片的边缘厚度的差值为b,在垂直于所述极组的所述主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突起部的厚度最大值为x,所述主体部的厚度为y,x=y+ma+n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绝缘垫片的所述主体部指向所述突起部的方向上,所述突起部的宽度为5~4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极组的所述主表面的方向上,所述主体部的厚度为100~2000微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垫片为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特氟龙、聚四氟乙烯、云母和陶瓷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为叠片型锂离子电池或卷绕型锂离子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389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张分步脱酸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温板及配备该保温板的烘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