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分拆的输送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037517.4 | 申请日: | 2022-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26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赵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鸿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31 | 分类号: | B65G47/31;B65G15/22 |
| 代理公司: | 厦门佰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3 | 代理人: | 任晶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输送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分拆的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和升降台,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都为传送带的设备。第一输送机的末端设置有暂存槽,暂存槽的底面开口设置,且暂存槽中部设置有伸缩隔板;第二输送机起始端位于暂存槽的正下方,且第二输送机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设计的输送带;升降台顶面设置有倾斜的顶板。设计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进行转运,同时利用升降台实现了分拆层叠在暂存槽内的引线框架,将引线框架依次放置于第二输送机上,利用第二输送机的匀速输送或间歇式输送,实现将引线框架等间距依次在第二输送机上进行输送的目的,便于后续工序的操作或检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运输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升降分拆的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引线框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分拆成单个,实现等间距的逐个输送。进而便于人工或设备筛查引线框架生产的质量情况,并将具有质量问题的引线框架筛分出。而如何实现单个分拆输送的输送机构设计,则成为生产引线框架中重要的结构之一,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分拆的输送机构,旨在改善现有引线框架输送机构不具有分拆机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升降分拆的输送机构,包括:
第一输送机,其末端设置有暂存槽,所述暂存槽的底面开口设置,且所述暂存槽中部设置有伸缩隔板;
第二输送机,其起始端位于所述暂存槽的正下方,且所述第二输送机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设计的输送带;及
升降台,其顶面设置有倾斜的顶板,所述升降台的升降端位于所述暂存槽正下方贯穿所述第二输送机设置,且所述升降台的升降杆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输送带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送机为间歇式传送的输送带。
优选的,所述暂存槽内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或触动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或触动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升降台的位置并反馈至所述伸缩隔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机上设置有计数器。
优选的,所述升降台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升降杆,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升降杆的顶面上。
优选的,所述顶板包括顶块和T字型板,所述顶块的顶面设置有倾斜面,所述T字型板的中部竖板朝向所述倾斜面设置在所述顶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计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进行转运,同时利用升降台实现了分拆层叠在暂存槽内的引线框架,将引线框架依次放置于第二输送机上,利用第二输送机的匀速输送或间歇式输送,实现将引线框架等间距依次在第二输送机上进行输送的目的,便于后续工序的操作或检查,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分拆的输送机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分拆的输送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分拆的输送机构的升降台的局部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输送机;101、暂存槽;102、伸缩隔板;103、计数器;
20、第二输送机;201、输送带;
30、升降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鸿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鸿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375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