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氧化高安全性防护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26850.5 | 申请日: | 2022-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57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卢洪杰;荆秀芹;徐俊花;石菁菁;米宝勇;候美燕;孔德升;杜建蕾;刘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炫英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28;H01B7/42;H01B7/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安全性 防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抗氧化高安全性防护线束,包括防护壳体、连接头、过线环和线束主体,连接头设于防护壳体的两端,线束主体设于防护壳体内两端分别贯穿对应的连接头,过线环设于防护壳体内且被线束主体活动贯穿,连接头包括连接件、防护体、定位板和密封圈,防护体通过连接件插设在防护壳体的两端,防护体靠近防护壳体一端的侧壁形成定位板,定位板上开设供线束主体的连接线活动贯穿的定位孔,密封圈设于定位孔处,密封圈设于定位板靠近防护壳体一侧,密封圈包裹在线束主体的连接线外部,防护壳体内填充硅油。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线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的抗氧化高安全性防护线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线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氧化高安全性防护线束。
背景技术
线束是运载设备之间来往的信号和电源的连接,是电路中连接各电气设备的接线部件,电子线束用来传递电子元器件之间的信号和电源,电子线束的使用较为广泛,电子线束上通常固定套设有线束保护套,利用线束保护套对其内部的电子线束进行保护。
但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子线束在使用时,线束外部保护套的抗氧化和防护效果不理想,导致电子线束使用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氧化高安全性防护线束,能够对线束进行多段定位防护,且具备抗氧化以及线束的连接线之间绝缘特性,提高线束使用的安装性,解决了背景技术中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氧化高安全性防护线束,包括防护壳体、连接头、过线环和线束主体,所述连接头设于防护壳体的两端,所述线束主体设于防护壳体内两端分别贯穿对应的连接头,所述过线环设于防护壳体内且被线束主体活动贯穿,所述连接头包括连接件、防护体、定位板和密封圈,所述防护体通过连接件插设在防护壳体的两端,所述防护体靠近防护壳体一端的侧壁形成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供线束主体的连接线活动贯穿的定位孔,所述密封圈设于定位孔处,所述密封圈设于定位板靠近防护壳体一侧,所述密封圈包裹在线束主体的连接线外部,所述防护壳体内填充硅油。
进一步地,所述过线环两端固定装配过线板,所述过线板对称分布,所述过线板边缘处和中心处分别开设过线孔,过线板边缘处所述过线孔环形间隔分布,所述线束主体的线束分别活动贯穿过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体中空的圆柱形设置,所述防护壳体的两端外扩设置,所述连接件与防护壳体的两端过盈配合,所述连接件远离防护壳体一端直径逐渐变大。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体与连接件之间连接处形成阶台。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体远离防护壳体一侧设有防护围挡。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位于防护体内的一侧侧壁加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线束主体的连接线位于防护壳体内部部分的外壁涂覆硅油。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氧化高安全性防护线束,通过设置的连接头和过线环,对线束主体的连接线进行定位,对线束的连接线进行分隔定位,减少缠绕;通过设置的硅油,实现线束主体的连接线之间的绝缘,且提升线束主体的抗氧化效果,且具备一定的散热效果,提升线束在使用时的性能,提升线束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氧化高安全性防护线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氧化高安全性防护线束半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氧化高安全性防护线束的防护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分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炫英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炫英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268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