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空滤进气温度的系统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025181.X | 申请日: | 2022-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74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远;昝建明;冯燕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52 | 分类号: | B60R19/52;B60K11/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黄启梅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空滤进气 温度 系统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善空滤进气温度的系统,包括:冷却框架、主动进气格栅及进气流道;所述主动进气格栅布置在所述冷却框架的前侧;所述冷却框架上设置有空滤进气口,所述进气流道固定在所述冷却框架和所述主动进气格栅上,且所述进气流道的后端与所述空滤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流道的前端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布置于所述主动进气格栅之前,从前保进入的冷空气通过所述进气孔进入,再通过所述进气流道导流至所述空滤进气口。
技术领域
本方案属于汽车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改善空滤进气温度的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对乘用车节能减排的重视,具有节能作用的主动进气格栅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传统燃油、PHEV、HEV等车型上,但在发动机介入后的工况就要考虑主动进气格栅布置、开闭对发动机进气的影响,这就对主动进气格栅布置、结构形式、主动进气格栅与前端冷却模块密封、空滤进气口位置,空滤进气口结构提出更多的要求。
目前国内汽车加主动进气格栅以布置在前保和冷凝器之间为主,其中大多以空滤器进气口放在机舱前轮罩位置或主动进气格栅框架开缺口解决发动机进气问题,这两种结构不仅对空滤进气需求和所投入成本考虑不全面,同时对提升冷却模块进风利用率和降低风阻性能是不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善空滤进气温度的系统,即降低了油耗,又解决了因智能格栅框架密封而导致的空滤进气口吸入机舱热气的问题,同时具有提升车辆前端的冷却模块的进气利用率,达到更好的降阻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改善空滤进气温度的系统,包括:冷却框架、主动进气格栅及进气流道;
所述主动进气格栅布置在所述冷却框架的前侧;
所述冷却框架上设置有空滤进气口,所述进气流道固定在所述冷却框架和所述主动进气格栅上,且所述进气流道的后端与所述空滤进气口连通;
所述进气流道的前端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布置于所述主动进气格栅之前,从前保进入的冷空气通过所述进气孔进入,再通过所述进气流道导流至所述空滤进气口。
优选地,所述主动进气格栅上布置有与所述冷却框架底部固定的下安装点、与所述冷却框架顶部固定的上安装点以及与部分位于所述主动进气格栅之前的防撞梁固定的中安装点。
优选地,所述进气流道上布置有与所述主动进气格栅的部分上安装点位置对应的安装点,所述进气流道的安装点和所述主动进气格栅的部分上安装点复用同一装配结构与所述冷却框架装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改善空滤进气温度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及实用性强等优点,兼顾了主动进气格栅布置、前端冷却模块密封和空滤进气温度需求低的特点,在既满足主动进气格栅降低燃油经济性的同时保证了发动机的动力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主动进气格栅和气体流道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主动进气格栅和气体流道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冷却框架;2-主动进气格栅;3-进气流道;4-防撞梁;21-下安装点;22-上安装点;23-中安装点;31-进气孔;11-空滤进气口;32-安装点;24-骨架;25-上格栅;26-下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251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束支架及新能源车辆
- 下一篇:一种汽车制动软管总成及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