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束支架及新能源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025165.0 | 申请日: | 2022-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74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祺;黄凯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新能源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支架及新能源车辆,该线束支架整体呈q形,其包括位于上部的O型线束安装固定部,位于中部的支撑部,以及位于底部的底座部;所述底座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新能源汽车上的线束进行可靠地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线束固定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束支架及新能源车辆。
背景技术
线束支架作为线束重要的附属结构,主要起到固定及支撑线束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线束因其直径大、重量重、不易折弯等特性,导致传统线束支架存在如下缺陷:
1)线束支架强度不够,在承受高压线束的载荷后易变形,可靠性较低,且与周围零部件干涉;
2)线束支架在装配时无法限位,支架在受到装配力矩时而顺时针转动,进而导致支架上的线束跟随转动,这不仅会使线束偏离原有理想位置,还会使线束在受支架弯折力的作用下而变形破坏;
3)线束支架在装配时因固定支架的安装孔周围空间太小,不便于扭力枪对安装孔螺栓的装配,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线束支架及新能源车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支架及新能源车辆,能用于对新能源汽车上的线束进行可靠地固定。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线束支架,该线束支架整体呈q形,其包括位于上部的O型线束安装固定部,位于中部的支撑部,以及位于底部的底座部;所述底座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底座部上还设有至少一个防旋结构。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及底座部为至少双层结构。
可选地,所述底座部上开有贯穿于各层结构的安装孔,并在最下层的最左边设有至少一个防旋结构。
可选地,所述底座部的左部设有向左突出于支撑部的安装部,所述安装孔开设在安装部上。
可选地,所述线束支架在展开状态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和第五板,其中,所述第一板和第五板相重叠在一起形成所述底座部,所述第二板和第四板相重叠在一起形成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三板弯折形成所述O型线束安装固定部。
可选地,所述防旋结构设置在安装部的左边。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采用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束支架 。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强度高、不易变形:整个线束支架为一体成型双层结构,上部固定结构随线束直径及数量而定,整体类似q型结构,不仅满足了安装需求,也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支架强度。
(2)防止旋转:整个线束支架底部的底座部有至少一个防旋结构,安装时,能够防止线束支架旋转,进而规避线束支架上的线束跟随转动,这不仅保持了线束理想位置,防止与其他零部件干涉,同时也保证了线束不受线束支架弯折力而变形破坏。
(3)安装孔布置合理:整个线束支架的底座部开有贯穿于上下层结构的安装孔,且安装孔布置在左边,便于扭力枪装配,能够提高装配效率。
(4)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前三维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后三维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所述线束支架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251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用芯线载香能力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善空滤进气温度的系统及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