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用芯线载香能力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025045.0 | 申请日: | 2022-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85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齐;王爽;付丽丽;张柯;赵晓帆;王乐;冯文宁;李斌;常纪恒;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黄宇亭 |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用芯线载香 能力 测试 装置 | ||
一种烟用芯线载香能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带有开合门的密闭测试腔,设置在测试腔内的芯线固定梁、芯线张力调整机构、料液槽和升降台;芯线固定梁横向设置在测试腔上部,其两端支撑于测试腔侧壁,在芯线固定梁上均布有若干个芯线卡位;升降台固定在测试腔的底板上,料液槽放置在升降台上。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烟用芯线固定于芯线固定梁上,置于密闭腔体内,芯线下端浸没在料液中,根据料液在芯线的上升高度,判断芯线的毛细效应,进而判定芯线的载香能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快捷,结果清楚直观,可实现基于毛细效应的适配于烟用芯线载香能力的快速、便捷的评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用材料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烟用滤棒芯线载香能力测试装置,是基于料液在芯线上的毛细效应(现象),进而判定芯线的载香能力。
背景技术
卷烟行业中,滤棒芯线加香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加香方式,对卷烟烟气香味起到了良好的改善和补充作用,工业生产中一般在滤棒成型时,将浸渍香精的芯线包裹于滤棒丝束中来实现。芯线作为烟气香味的补偿载体,其对香精料液的吸收能力直接影响其香味补偿性能,因此需对其载香能力进行考察。香精通常能够很有效的溶于乙醇等水相溶剂中,烟草行业内对芯线载香能力的评价是采用溶剂萃取加香后的滤棒,将萃取液经GC或GC/MS等仪器分析后得到芯线的中香味成分的含量,以此来评价芯线的载香能力。如兰中于等人在“添加液体香料滤棒的加香稳定性及其生产设备的制程能力评价”(烟草科技,2011(05):40-42+47.)研究中,将香精稀释于乙醇中,并添加丙二醇作为标记物,以乙醇、丙二醇和丙三醇的含量来表征滤棒加香的稳定性。这种方法往往需要较长的前处理和分析时间,不适用于生产中不同批次烟用芯线快速的质量稳定性评价和载香能力评价。目前纺织行业广泛采用的一种纺织品吸收能力考察的方式是基于毛细效应,将纺织品竖直悬挂,底部浸渍在装有试液的容器中,观察一定时间内液体沿纺织品上升的高度。该方法能够直观的观察到纺织品对试液的吸收能力,基于该方法设计的一系列装置其测试对象多为具有一定厚度和宽度的纺织品,且试液多为水溶液。如中国专利201911241776 .1所述的夹持装置是由压辊、压力气缸、压辊导槽和压辊导球组成,该固定装置对芯线固定时会使芯线的捻度增加,改变芯线原有的物理参数;中国专利201921791603 .2所述的固定装置为玻璃夹片,待检测的纺织品设置在两个玻璃夹片之间,纺织品的两面对应设有磁块,所述磁块的一端连接弹性吸盘,所述弹性吸盘的吸面与玻璃夹片紧密贴合,该设计无法应用于直径较小的烟用芯线样品上。综上,现有专利装置其试样固定装置不适用于质量轻、直径小且以有机溶剂为料液的烟用芯线的吸收能力的测试。目前仍缺乏针对烟用芯线载香能力的测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状况而提出一种针对烟用芯线载香能力的测试装置,是通过料液在芯线上的上升高度,作为判断芯线载香能力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卷烟滤棒芯线载香能力测试装置,包括一个带有开合门的密闭测试腔,设置在测试腔内的芯线固定梁、芯线张力调整机构、料液槽和升降台;芯线固定梁横向设置在测试腔上部,其两端支撑于测试腔侧壁,在芯线固定梁上均布有若干个芯线卡位;升降台固定在测试腔的底板上,料液槽放置在升降台上。
进一步的,密闭测试腔的顶板为可开合式的上盖,以便于芯线固定梁等相关部件的布置安装。
所述芯线卡位为沿固定梁轴向开设的与芯线直径相匹配的芯线卡缝。
所述芯线卡位为沿固定梁轴向开设的芯线缠绕槽。
所述芯线张力调整机构为连接在芯线下端并使芯线保持垂吊状态的吊坠,且对芯线施加的额外拉力不改变芯线的线密度等物理指标参数,吊坠的重量优选为为1±0.2g。
在密闭测试腔中还设有标尺,用于测量液位初始高度、上升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250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延长使用寿命的滤芯和净水设备
- 下一篇:一种线束支架及新能源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