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送装置及医疗器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18369.1 | 申请日: | 202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38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吴能标;李建民;高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德诺电生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张家旺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装置 医疗器械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输送装置以及医疗器械系统,输送装置包括外手柄壳体和第一注液接头,外手柄壳体具有空腔和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空腔连通;至少部分的第一注液接头设置在空腔内,第一注液接头包括阀体和启闭组件,阀体形成接收通道和流体通道,接收通道与第一开口连通,用于接收一第一注射装置的注射端,流体通道与一外鞘管组件连通;外鞘管组件穿设于空腔,且外鞘管组件的远端用于连接一可植入装置;启闭组件形成有切口,切口贯穿启闭组件的厚度方向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启闭组件设于接收通道与流体通道之间,第一注射装置的注射端用于沿着接收通道穿过切口进入流体通道,并向流体通道注射液体,液体流经流体通道进入外鞘管组件的内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及医疗器械系统。
背景技术
经皮介入疗法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疾病治疗手段,并且该疗法适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其中采用经导管介入治疗方法可以释放器械和/或药物到人体的心脏、动静脉血管等部位。
相关技术中用于输送并释放器械和/或药物的输送装置需要外接三通阀,以形成外部药物通过介入路径注入患者体内的通道。然而,输送装置外接三通阀,一方面增大了输送装置的体积,另一方面三通阀垂坠于输送装置外,不便于医生对输送装置进行牵拉、旋转等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简化手柄结构且便于操作的输送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装置,包括外手柄壳体和第一注液接头,外手柄壳体具有空腔和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空腔连通;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注液接头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注液接头包括阀体和启闭组件,所述阀体形成接收通道和流体通道,所述接收通道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用于接收一第一注射装置的注射端,所述流体通道与一外鞘管组件连通;其中,所述外鞘管组件穿设于所述空腔,且所述外鞘管组件的远端用于连接一可植入装置;所述启闭组件形成有切口,所述切口贯穿所述启闭组件的厚度方向的两个相对的侧面,所述启闭组件设于所述接收通道与流体通道之间,所述第一注射装置的注射端用于沿着所述接收通道穿过所述切口进入所述流体通道,并向所述流体通道注射液体,所述液体流经所述流体通道进入所述外鞘管组件的内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疗器械系统,包括可植入装置和上述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可植入装置输送并释放至患者体内。
上述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注液接头至少部分设置在手柄壳体的空腔内,第一注液接头的接收通道能够接收第一注射装置的注射端,注射端能够沿着接收通道穿过切口进入流体通道,从而使第一注射装置的液体沿着接收通道穿过切口进入流体通道,最终进入鞘管组件的内腔。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采用外接的三通阀向鞘管组件供给液体的方式,本实施例的第一注液接头集成在手柄壳体中,一方面提高了手柄的集成度,另一方面当操作者操作手柄壳体时,也便于手柄的轴向移动及/或周向旋转运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疗器械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植入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4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鞘构件的示意图。
图5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鞘构件的示意图。
图6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7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构件的示意图。
图8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构件的剖视图。
图9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鞘构件的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德诺电生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德诺电生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183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