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热垫自动化封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17689.5 | 申请日: | 202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76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严若红;刘军;李龙;黎恢文;陈森林;张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38/00;B32B38/10;B23K26/38;B23K26/4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钟晓萍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自动化 封装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热垫自动化封装设备,包括机台、剥膜机构、摆棉装置、热压机以及激光切割装置,剥膜机构、摆棉装置、热压机以及激光切割装置依次设置在机台上,剥膜机构与热压机之间设置有第一机械臂,热压机与激光切割装置之间设置有传送轨道,传送轨道上滑动连接有运输装置,运输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吸气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PET膜或PI膜先通过剥膜机构将离型纸剥离,第一机械臂将剥离的PET膜或PI膜放入到热压机中,热压完成后,通过传送轨道将半成品放入到激光切割装置当中,上述设置实现自动化生产,能够省去人工操作,保证产品品质,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热垫自动化封装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新能源汽车发生热失控的风险,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通常会安装隔热垫,现如今隔热垫多采用人工作业,手工撕开PET、PI 膜的离芯纸,将PET、PI膜包封气凝胶毡,包封完成后拿去高温高压的油压机中进行抽真空热压成型,成型完成后,通过刀模冲压对气凝胶隔热垫进行修边整形,从而达到隔热垫四边包封均匀的效果,但这种加工方式人工成本高,产品品质能以保证,并且产品的生产效率并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隔热垫自动化封装设备,能够省去人工操作,保证产品品质,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热垫自动化封装设备,包括机台、剥膜机构、摆棉装置、热压机以及激光切割装置,所述剥膜机构、所述摆棉装置、所述热压机以及所述激光切割装置依次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剥膜机构与所述热压机之间设置有第一机械臂,所述热压机与所述激光切割装置之间设置有传送轨道,所述传送轨道上滑动连接有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的前端均可伸入所述热压机以及所述激光切割装置,所述运输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吸气装置。
其中,所述剥膜机构包括第一剥膜装置以及第二剥膜装置,所述第一剥膜装置包括第一放膜轴、多个第一导向辊,第一拉紧装置、第一压膜装置、第一剥膜组件以及第一收卷装置,所述第二剥膜装置包括第二放膜轴、多个第二导向辊,第二拉紧装置、第二压膜装置以及第二收卷装置,所述机台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第一放膜轴、所述第一导向辊,第一压膜装置、第一拉紧装置以及第一收卷装置沿膜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放膜轴、所述第二导向辊、第二压膜装置、第二拉紧装置以及第二收卷装置沿膜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剥膜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拉紧装置的外周,所述第一机械臂设置在所述第二拉紧装置的外周,所述第一机械臂的底部设置有吸气板。
其中,所述第一剥膜组件包括第一真空吸气平台,所述第一真空吸气平台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吸气孔,所述第一拉紧装置包括移动平台、第一拉紧组件、第一拉紧辊以及第二拉紧辊,所述移动平台位于所述第一真空吸气平台的上方,所述移动平台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移动平台进行往返运动,所述第一拉紧辊以及所述第二拉紧辊分别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的顶部两侧,所述第一拉紧辊、所述第一拉紧组件以及所述第一收卷装置均设置在靠近第一放膜轴的一侧。
其中,所述机台上设置有第二真空吸气平台,所述第二真空吸气平台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吸气孔,所述第二压膜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真空吸气平台的一端,所述第二拉紧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真空吸气平台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机械臂设置在所述第二真空吸气平台的外侧。
其中,所述机台上设置有架体,所述第二拉紧装置包括第三拉紧辊以及第二拉紧组件,所述第三拉紧辊以及所述第二拉紧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二真空吸气平台的底部两侧,所述第三拉紧辊设置在靠近第二压膜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拉紧组件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架体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收卷装置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176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震性能好的注射用氨磷汀冻干粉针剂存储瓶
- 下一篇:电池切换系统及麦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