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容量动力电池箱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06862.1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58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元;周德清;张树森;杨云求;陈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益佳通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89;H01M50/202;H01M50/204;H01M10/613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兵魁 |
地址: | 242099 安徽省宣城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动力电池 箱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大容量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的大容量动力电池箱体结构,所述的大容量动力电池箱体结构的底板(1)一端连接左侧板(2)下端,底板(1)另一端连接右侧板(3)下端,所述的左侧板(2)上端和右侧板(3)上端连接顶板(4),左侧板(2)每侧和右侧板(3)每侧通过电芯支架(12)连接,底板(1)上层叠放置多层电芯组件(5),每层电芯组件(5)包括多个相邻贴合布置的电芯(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容量动力电池箱体结构,拥有高度集成、安装便利、节省材料及零配件、空间利用率高的特点,使得制造成降低,大幅减轻箱体重量,大幅减少零配件组装,简化电路走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容量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大容量动力电池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应用的电池,结构复杂,组装难度大,组成一个电池常常需要多个电芯组成一个模组,而多个模组组成电池,而每个模组分别设置附加支架,垫片,外壳,再通过吸盘工具人工吊装将多个模组组装在一起组成电池。这样的结构,组装电池时模组重量大,人工吊装费力,装入箱体难度也随之增大。与此同时,一个模组就需要两条采集线束,由模组两端出线,多个模组则需要多条采集线束,用于连接到AB采集,增加了线束长度,接线繁多,制作耗材多,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容量动力电池箱体结构,能够直接将多个电芯布置在箱体内,无需先将多个电芯组装成模组,拥有高度集成、安装便利、节省材料及零配件、空间利用率高的特点,使得制造成降低,大幅减轻箱体重量,能大幅减少零配件组装,简化电路走线,省去模组间跨接电路,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安装更加简易,大幅降低作业难度,各个动力单元达到热分布均衡,避免多个动力单元温差过大而使电池寿命缩减。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大容量动力电池箱体结构,所述的大容量动力电池箱体结构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一端连接左侧板下端,底板另一端连接右侧板下端,所述的左侧板上端和右侧板上端连接顶板,左侧板每侧和右侧板每侧通过电芯支架连接,底板上层叠放置多层电芯组件,每层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相邻贴合布置的电芯。
所述的大容量动力电池箱体结构的多层电芯组件设置两条采集线束,分别是采集线束A和采集线束B。
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设置加强筋。
所述的左侧板每侧和右侧板每侧的电芯支架数量与电芯组件的层数相等。
每层电芯组件侧面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设置一道电芯支架。
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设置镂空部。
所述的底板与左侧板之间通过多个螺钉连接,底板与右侧板之间通过多个螺钉连接。
所述的顶板与左侧板之间通过多个螺钉连接,顶板与右侧板之间通过多个螺钉连接。
位于最下层的电芯组件的每个电芯下表面分别贴合底板,位于最上层的电芯组件的每个电芯上表面分别贴合顶板。
每层电芯组件最左侧的电芯贴合左侧板内表面,每层电芯组件最右侧的电芯贴合右侧板内表面。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益佳通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益佳通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068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速熔熔断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梯导轨平直度激光检测用辅助夹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