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轮副机械加工过程中夹持装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006305.X | 申请日: | 2022-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51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开放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江杰 |
| 地址: | 2251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机械 加工 过程 夹持 装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轮副机械加工过程中夹持装备,包括固定座、纵向油缸、纵向夹块、对中驱动装置、安装座、横向油缸和横向夹块;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中设置的两个油腔一,从而满足了两个纵向油缸同步驱动的需要,同理两个油腔二也能够满足两个横向油缸同步驱动的需要,从而确保了对中夹紧的精度;本实用新型对中驱动装置中设置的一个驱动油缸,从而能够通过其伸长驱使所有的纵向油缸和横向油缸一起夹持轮辐,也就提高了装夹的效率;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连接臂,能够确保当两个纵向油缸夹紧后不会影响两个横向油缸的继续夹紧,从而确保了所有纵向油缸和横向油缸一起夹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就确保了轮辐加工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轮副机械加工过程中夹持装备。
背景技术:
夹持装备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持装备;而现有的轮辐机械夹持装备多为单侧的夹持,因此工件在高强度的加工中很容易发生夹持偏移,从而导致工件的夹持不够稳定,另外装夹的效率也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轮副机械加工过程中夹持装备,解决了现有的轮辐机械夹持装备多为单侧的夹持,因此工件在高强度的加工中很容易发生夹持偏移,从而导致工件的夹持不够稳定,另外装夹的效率也比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轮副机械加工过程中夹持装备,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固定座、纵向油缸、纵向夹块、对中驱动装置、安装座、横向油缸和横向夹块;所述纵向油缸为两个,两个所述纵向油缸呈对称设置且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上面前后位置,两个所述纵向油缸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纵向夹块;所述横向油缸为两个,两个所述横向油缸呈对称设置且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上面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横向油缸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横向夹块;所述对中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上面,所述对中驱动装置通过油管与对应的纵向油缸和横向油缸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对中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固定座一、油腔一、活塞杆一、连接座一、连接轴一、长槽一、连接臂、驱动油缸、长槽二、连接轴二、连接座二、活塞杆二、固定座二、油腔二、油管二和油管一;所述固定座一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上面右后侧,所述固定座一左侧前后内部均设有油腔一,且油腔一右侧开口分别通过油管一与对应的纵向油缸相连接;所述活塞杆一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塞杆一右侧外部分别活动连接在对应的油腔一内部,两个所述活塞杆一左侧端部分别与连接座一右侧前后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二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上面右前侧,所述固定座二左侧前后内部均设有油腔二,且油腔二右侧开口分别通过油管二与对应的横向油缸相连接;所述活塞杆二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塞杆二右侧外部分别活动连接在对应的油腔二内部,两个所述活塞杆二左侧端部分别与连接座二右侧前后位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油缸呈横向固定连接在安装座左侧顶面中央,所述驱动油缸右侧与连接臂左侧中央铰接;所述连接臂后侧开设有长槽一,所述连接臂前侧开设有长槽二;所述连接轴一固定连接在连接座一左侧中央,所述连接轴一外部活动连接在长槽一内部;所述连接轴二固定连接在连接座二左侧中央,所述连接轴二外部活动连接在长槽二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杆一与活塞杆二相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油腔一的内径等于油腔二的内径。
作为优选,所述纵向夹块和横向夹块的内侧均呈V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边缘处开设有数个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驱动装置中设置的两个油腔一,从而满足了两个纵向油缸同步驱动的需要,同理两个油腔二也能够满足两个横向油缸同步驱动的需要,从而确保了对中夹紧的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开放大学),未经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开放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063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与注塑机相联的贴边机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