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合式钢材热处理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05133.4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56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林;程志伟;杨俊炜;柯其棠;曹春辉;鄢磊;蓝师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62;C21D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4350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式 钢材 热处理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合式钢材热处理工装,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扣合形成热处理腔;所述热处理腔呈细长状,用于容纳多个小规格棒状钢材并减小小规格棒状钢材的弯曲变形;所述热处理腔的两端开口,周面分布有多个通孔,用于气流流通。小规格棒状钢材在受热发生弯曲变形时,本实用新型的热处理腔能够限制变形幅度,从而减小小规格棒状钢材的弯曲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合式钢材热处理工装。
背景技术
钢材热处理是指钢材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钢材热加工工艺。钢铁生产企业在对钢材进行热处理时常常会使用到台车式热处理炉、室式热处理炉、井式热处理炉等周期式炉窑。
台车式热处理炉安装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由牵引机构沿炉底上的轨道拉出或拖入炉膛,便于在炉外装卸钢材,适用于各种规格及大批量的钢材进行热处理。室式热处理炉具有开闭式炉门,使用装出料机或无轨小车等辅助设备将钢材送入炉内或从炉内取出,应用于小批量钢材的热处理。钢铁生产企业在对直径小于100mm的小规格棒状钢材进行退火、淬火、固溶等热处理时,可能会使用台车式热处理炉或室式热处理炉进行热处理。
小规格棒状钢材的长度通常不小于4m,一般在4m至10m范围,当使用台车式热处理炉或室式热处理炉进行热处理时,由于炉体结构,炉底放置有一排垫铁,垫铁间距通常大于500mm,而燃气炉的垫铁需要避开烧嘴导致垫铁间距更大。同时,在热处理时,垫铁间距不宜过小,过小的间距会导致垫铁数量增多,增大热处理炉的额外负重,并且影响气流通畅性,引起炉温均匀性下降。
热处理时,小规格棒状钢材放在垫铁上,且通常钢材长度方向与垫铁长度方向保持垂直。较大的垫铁间距使得小规格棒状钢材在热处理的加热、保温过程中受到自身重力而发生较大弯曲变形。严重弯曲的小规格棒状钢材难以矫直时只能报废。
淬火、固溶热处理通常会将加热、保温完成的小规格棒状钢材快速转移到水或淬火液中快速冷却,钢材温度急剧变化,钢材内部产生强烈的热应力会导致小规格棒状钢材发生严重弯曲,严重弯曲的小规格棒状钢材难以矫直时只能报废,引起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合式钢材热处理工装,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开合式钢材热处理工装,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扣合形成热处理腔;所述热处理腔呈细长状,用于容纳多个小规格棒状钢材并减小小规格棒状钢材的弯曲变形;所述热处理腔的两端开口,周面分布有多个通孔,用于气流流通。
如上所述的开合式钢材热处理工装,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盖体上设有第一吊耳,用于提供起吊所述上盖体的位置;所述第一吊耳位于所述上盖体的顶部。
如上所述的开合式钢材热处理工装,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吊耳为多个,沿所述上盖体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吊耳均匀分布。
如上所述的开合式钢材热处理工装,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下盖体上设有第二吊耳,用于提供翻转所述下盖体的位置;所述第二吊耳位于所述下盖体的侧部。
如上所述的开合式钢材热处理工装,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吊耳为多个,沿所述下盖体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二吊耳均匀分布。
如上所述的开合式钢材热处理工装,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下盖体上设有外导向板;所述外导向板为多个,在所述下盖体的外侧沿上均匀分布,用于在所述上盖体扣合时提供导向。
如上所述的开合式钢材热处理工装,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下盖体上设有内导向板;所述内导向板为多个,位于所述下盖体的内侧沿上,与所述外导向板一一对应,形成导向槽。
如上所述的开合式钢材热处理工装,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导向槽的顶部宽度大于所述导向槽的底部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未经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051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类排气机构
- 下一篇:一种高安全度的自动通电光缆研发用应力拉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