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类排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05099.0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54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彭仁;龚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嘉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0 | 分类号: | B65D88/70;B65D88/54;B65D90/48;B65D90/5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下料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管类排气机构,包括料仓,所述料仓顶部设置料仓进料口,料仓进料口设置进料阀门,料仓的底部出料口连接出料弯头,出料弯头连接输送管道;料仓的顶部还设置排气阀门,所述排气阀门通过排气管道连接输送管道;料仓的顶部进气口连接压料管,所述压料管的下端连接三通,三通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连接进气管与流化管,压料管的直径大于流化管的直径,流化管的出气端与出料弯头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合理巧妙,在工作时,能够实现物料的可靠稳定下料;当下料出料部位发生堵塞时,能够通过流化管的气流进行有效喷吹,以冲开堵塞位置,实现顺利下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下料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管类排气机构。
背景技术
粉末状的物料在下料作业时,首先下料至料仓中,再由料仓底部的出料口出料。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下料过程中,在出料口处的弯头部位容易发生堵塞,导致出料效率降低。另外,现有的粉料下料装置在下料时容易产生较多粉尘气体,影响工作环境,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管类排气机构,该排气机构能够实现物料的可靠稳定下料。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管类排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所述料仓顶部设置料仓进料口,料仓进料口设置进料阀门,料仓的底部出料口连接出料弯头,出料弯头连接输送管道;
料仓的顶部还设置排气阀门,所述排气阀门通过排气管道连接输送管道;
料仓的顶部进气口连接压料管,所述压料管的下端连接三通,三通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连接进气管与流化管,压料管的直径大于流化管的直径,流化管的出气端与出料弯头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仓构造为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的锥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管道上设置料仓出料口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仓的顶部安装压力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仓顶部固定多个吊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仓通过支架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合理巧妙,在工作时,能够实现物料的可靠稳定下料;当下料出料部位发生堵塞时,能够通过流化管的气流进行有效喷吹,以冲开堵塞位置,实现顺利下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中,包括料仓进料口1、进料阀门2、排气阀门3、进气管4、料仓出料口阀门5、输送管道6、排气管道7、压料管8、流化管9、料仓10、出料弯头11、三通12、压力表13、吊耳14、支架15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管类排气机构,包括料仓10,所述料仓10顶部设置料仓进料口1,料仓进料口1设置进料阀门2,料仓10的底部出料口连接出料弯头11,出料弯头11连接输送管道6。
料仓10的顶部还设置排气阀门3,所述排气阀门3通过排气管道7连接输送管道6。排气阀门3的开闭与进料阀门2同步,具体是当料仓10内进行下料作业时,排气阀门3随进料阀门2的打开而打开。
料仓10的顶部进气口连接压料管8,所述压料管8的下端连接三通12,三通12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连接进气管4与流化管9,压料管8的直径大于流化管9的直径,流化管9的出气端与出料弯头11密封连接。
为了方便在工作时,能够高效快捷下料,料仓10构造为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的锥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嘉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嘉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050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撞垫及托盘存放架
- 下一篇:一种开合式钢材热处理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