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触板式建筑桩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94777.4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58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易熙;杨鸿源;杨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道空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27/14 |
代理公司: | 四川恒靠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35 | 代理人: | 唐洪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板 建筑 桩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触板式建筑桩基,包括主体、地面和稳定装置,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纵截面呈矩形,底板放置在地面上,地面的纵截面呈矩形,稳定装置设置在主体的表面上,稳定装置包括滑环,滑环与主体的表面滑动连接,滑环的纵截面呈圆形,滑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推环,推环的纵截面呈圆形,推环与底板的表面触接,推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主杆,主杆的横截面呈圆柱形,主杆与地面的内表面插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稳定装置,有效地将建筑桩基进行稳定,提高了建筑桩基的稳定性,提高了建筑桩基的实用性,提高了建筑桩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房屋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进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触板式建筑桩基。
背景技术
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随着社会的发展,双触板式建筑桩基广泛应用于建筑中,目前大多数的建筑桩基通过使用单一的支撑杆进行稳定,但是在使用时,由于建筑桩基的重量较大且土质较为松散,导致房屋在建造的过程中使建筑桩基的质量增大,导致泥土被挤开,导致建筑桩基会出现歪斜的情况,对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建筑桩基的重量较大且土质较为松散,导致房屋在建造的过程中使建筑桩基的质量增大,导致泥土被挤开,导致建筑桩基会出现歪斜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触板式建筑桩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触板式建筑桩基,包括主体、地面和稳定装置,所述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底板放置在地面上,所述地面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稳定装置设置在主体的表面上,所述稳定装置包括滑环,所述滑环与主体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环的纵截面呈圆形,所述滑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推环,所述推环的纵截面呈圆形,所述推环与底板的表面触接,所述推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主杆,所述主杆的横截面呈圆柱形,所述主杆与地面的内表面插接,所述主体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滑环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限位杆与限位孔的内表面螺纹连接,限位杆可以与滑环和主体相配合以达到限制滑环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表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纵截面呈圆形,所述主杆与定位孔的内表面插接,定位孔可以与主体相配合以达到限制滑环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表面设置有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横截面呈矩形,支撑板可以与底板相配合以达到引导套块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套块,所述套块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套块与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动弹簧,所述推动弹簧呈竖直方向设置,套块可以与清理环相配合以达到限制清理环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环,所述引导环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引导环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与底板的表面滑动连接,引导环可以与底板相配合以达到引导推板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清理环,所述清理环的纵截面呈圆形,所述套块与清理环的表面套接,所述清理环与主体的表面套接,清理环可以与主体相配合以达到清理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稳定装置,当建筑桩基使用时,将建筑桩基进行稳定,将设备放置到指定位置时,转动限位杆,限位杆失去对滑环的束缚,滑环受到主体的引导并滑动,滑环推动推环,推环推动主杆,主杆插入地面和底板中,转动限位杆,限位杆转动并插入主体中,完成稳定,通过设置稳定装置,有效地将建筑桩基进行稳定,提高了建筑桩基的稳定性,提高了建筑桩基的实用性,提高了建筑桩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房屋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进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道空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道空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947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ADA聚合聚苯板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