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往复式高压柱塞泵废水再利用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93783.8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80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邵时芳;邵立权;徐佳;邵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立新机液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8 | 分类号: | F04B53/08;F04B53/16;F04B53/00;F04B53/18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何莎婕 |
地址: | 33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往复 高压 柱塞 废水 再利用 节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往复式高压柱塞泵废水再利用节能装置,涉及柱塞泵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泵体,泵体的一侧安装有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的一侧上方贯穿有冷却水进入管,冷却水进入管的外表面一侧安装有阀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冷却水进入管和冷却水出水管,以便冷却水出水管将板式换热器使用过的水导入至水泵壳体中,从而可对柱塞进行冷却,由于冷却润滑油后的回水温度一般在30℃左右,温度并不高,而柱塞缸体在运行中一般温度为50‑60℃左右,满足其冷却的要求,相比较引入新水冷却,达到废水二次再利用的目的,避免了高压柱塞泵使用不够节能环保的情况加固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柱塞泵领域,具体为一种往复式高压柱塞泵废水再利用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在高温状态下被氧化,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铁皮(磷皮)。在轧制前如果不能将这层氧化铁皮除去,在轧制过程中它们会被轧辊压入到带钢表面,影响其表面质量。残留的氧化铁皮也会加速轧辊的磨损,降低轧辊的使用寿命。如带钢需要酸洗时,残留的氧化铁皮会增加酸洗的难度,增加酸耗。因此,在钢坯轧制前,必须除去表面的氧化铁皮。利用高压水的机械冲击力来除去氧化铁皮(高压水除磷)的方法是最通行有效的作法,高压水除鳞泵因此而生。
现有的高压柱塞泵,冷却完润滑油水一般直接排放废水池浪费,如此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在高压柱塞泵使用过程中,容易由于运行造成装置装的,使得产生噪音,且易导致高压柱塞泵底部磨损,降低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往复式高压柱塞泵废水再利用节能装置,以解决高压柱塞泵使用不够节能环保和高压柱塞泵使用振动会产生噪音并造成磨损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往复式高压柱塞泵废水再利用节能装置,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一侧安装有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一侧上方贯穿有冷却水进入管,所述冷却水进入管的外表面一侧安装有阀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一侧下方贯穿有冷却水出水管,所述泵体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部通过多个弹簧伸缩杆连接有底座,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底座的内部两侧均固定有滑块,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加固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出水管远离板式换热器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水泵壳体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冷却水出水管将板式换热器使用过的水导入至水泵壳体中,从而可对柱塞进行冷却,由于冷却润滑油后的回水温度一般在30℃左右,温度并不高,而柱塞缸体在运行中一般温度为50-60℃左右,满足其冷却的要求,相比较引入新水冷却,达到废水二次再利用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进入管远离板式换热器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泵体的进水端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通过在泵体的进水端上引出一路给板式换热器提供进水,对板式换热器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组件包括有安装于底座顶部两侧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承载板和夹持板,所述承载板和夹持板的外表面均固定有防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泵体使用过程中,由于安装架受到底座的限制,并被多个弹簧伸缩杆牵引,使得泵体只能够上下振动,且随着振动可对承载板造成压力,使得转轴带动夹持板靠近安装架,从而可通过防磨块对安装架进行夹持,使得泵体更加安全,使得泵体使用过程不易产生噪音且不易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位于安装架底部,所述夹持板位于安装架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承载板承接安装架的下压力,从而使得夹持板对安装架进行夹持。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均通过滑槽与底座内部两侧的滑块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安装架可沿着底座上下滑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立新机液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立新机液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937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