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防水接头的汽车NTC温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93598.9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87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惠明;包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惠昌传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22 | 分类号: | G01K7/22;G01K1/08;G01K1/14 |
代理公司: | 常州万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41 | 代理人: | 袁程斌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接头 汽车 ntc 温度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防水接头的汽车NTC温度传感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设置外密封圈,可以提高安装时的密封效果,避免连接处出现泄漏的情况,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内密封环对注塑件与壳体连接处同样具有密封的效果,提高注塑件与壳体之间连接的密闭性,滑动板能够在连接环的内部滑动,而且在安装时,弹簧会受到挤压,从而使得滑动板对连接部提供反作用力,在汽车颠簸或者抖动时,避免连接处出现松动的情况,连接部还位于连接环的内部,连接环对连接部具有防尘和防水的效果,可以避免出现有与水汽或者灰尘导致的连接处出现生锈腐蚀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传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防水接头的汽车NTC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也非常普遍,比如汽车水箱的温度,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口温度、变速箱等都需要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
由于汽车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汽车作为一个可以移动的主体,汽车温度传感器大多是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工作,一旦传感器部位发生泄漏,轻则造成汽车损坏,重则威胁车上人员的生命安全,这就要求传感器能有优秀的防水性能。
而现有的传感器都是直接利用螺纹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汽车的零部件上,其密封效果并不好。而且在汽车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出现颠簸或者车身出现抖动,很容易导致连接处出现松动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防水接头的汽车NTC温度传感器,通过设置内密封环和外密封环,可以提高传感器壳体与汽车零部件安装的密闭性,可以避免出现泄漏的情况,而且通过设置弹簧和滑动板,可以对连接处提供弹力和挤压,避免连接处出现松动的情况等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防水接头的汽车NTC温度传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低碳钢壳体,壳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六角螺栓,壳体靠近低碳钢壳体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外螺纹的内侧设置有外密封圈,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外密封圈的密封槽;
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安装有带端子的注塑件。
通过设置外密封圈,可以提高安装时的密封效果,避免连接处出现泄漏的情况,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件与壳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连接处安装有内密封圈。
内密封环对注塑件与壳体连接处同样具有密封的效果,提高注塑件与壳体之间连接的密闭性。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部安装有能够在连接环中滑动的滑动板,滑动板与连接环的内侧之间安装有弹簧。
滑动板能够在连接环的内部滑动,而且在安装时,弹簧会受到挤压,从而使得滑动板对连接部提供反作用力,在汽车颠簸或者抖动时,避免连接处出现松动的情况。
另外,连接部还位于连接环的内部,连接环对连接部具有防尘和防水的效果,可以避免出现有与水汽或者灰尘导致的连接处出现生锈腐蚀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滑块,连接环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滑块匹配的滑槽。
通过设置滑块,在安装壳体时,滑动板可以和连接环一起转动,可以保证安装过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设置低碳钢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内侧壁开设有内螺纹,连接部伸入到连接环的内部,并与滑动板接触。
连接部可以直接预安装在汽车零部件上,在安装时内螺纹和外螺纹直接安装在一起,即可实现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惠昌传感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惠昌传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935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开顶集装箱自动篷布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反应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