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煤泥水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989417.5 | 申请日: | 2022-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12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司昌威;马勇鹏;曾宪成;何佳;马泽林;付传松;隋昕彤;郭淇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锐实达分离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9/03 | 分类号: | B01D29/03;B01D29/56;B01D29/90 |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王金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泥水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煤泥水分离装置,属于煤泥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渡槽、激振电机、筛箱和底座,所述筛箱内部设有上层筛网和下层筛网,所述渡槽上设有用于控制煤泥水进入上层筛网和/或下层筛网的进液调节模块;所述上层筛网的下方设有导流板Ⅲ,经上层筛网筛分的液相经导流板Ⅲ进入底座收集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液调节模块,使煤泥水进入上层筛网和/或下层筛网进行筛分,将煤泥水中的杂质和小颗粒物料分离出来,不宜产生沉淀淤积,减少了作业及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泥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煤泥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煤矿井下每年产生的煤泥水排放量巨大,煤泥水是由矿井水与煤炭颗粒物、煤粉、岩粉等杂质混合形成,主要来源于井下工作面、巷道和采空区等处。煤泥水中颗粒物含量高、颗粒的粒径分布广,在井下工作面至水仓汇流过程中极易沉积淤堵,煤泥水经过长时间的沉积会增加池子、水仓中的煤泥层厚度,严重降低水仓的储水能力,给井下排水带来巨大的挑战,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
常规处理方法需要把井下煤泥水直接提升到地面上才进行处理,煤泥水从井下提升到井上的过程中会产生沉淀淤积,需要人工清理,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电力,劳动强度大,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的煤矿井下煤泥水分离装置,它通过进液调节模块,使煤泥水进入上层筛网和/或下层筛网进行筛分,将煤泥水中的杂质和小颗粒物料分离出来,不宜产生沉淀淤积,减少了作业及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井下煤泥水分离装置,包括渡槽、激振电机、筛箱和底座,所述筛箱内部设有上层筛网和下层筛网,所述渡槽上设有用于控制煤泥水进入上层筛网和/或下层筛网的进液调节模块;
所述上层筛网的下方设有导流板Ⅲ,经上层筛网筛分的液相经导流板Ⅲ进入底座收集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液调节模块为两个且相对于渡槽的纵向垂直平面对称分布,渡槽内设有与进液调节模块位置对应的渡槽出液口Ⅰ和渡槽出液口Ⅱ;
所述进液调节模块包括手轮、进液调节板、圆弧导向件和固定装置;
所述进液调节板一端与手轮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圆弧导向件的圆弧卡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导流板Ⅲ为一斜板,其前端的高度大于后端的高度;
所述导流板Ⅲ的后端连接至筛箱后挡板上,与导流板Ⅲ对应位置的筛箱后挡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上层筛网出液口Ⅰ和上层筛网出液口Ⅱ;
导流板Ⅲ上的液相分别经上层筛网出液口Ⅰ和上层筛网出液口Ⅱ进入底座收集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导流板Ⅲ上设有一人字导流部,人字导流部后端抵靠至筛箱后挡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层筛网出液口Ⅰ的上方设有导流板Ⅰ,上层筛网出液口Ⅱ的上方设有导流板Ⅱ,所述筛箱后挡板的底部开设有下层筛网进液口,煤泥水由导流板Ⅰ和导流板Ⅱ流入下层筛网进液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锐实达分离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锐实达分离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894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硬刀具真空钎焊用物料台
- 下一篇:一种微量泵管分类归纳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