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片式压板遥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87025.5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39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田伟云;李银东;尹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20 | 分类号: | H01H9/20;H01H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娜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片 压板 遥控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片式压板遥控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投退组件,投退组件与基座可转动连接,并具有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接触的导通位置以及与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分离的断开位置;锁紧件,锁紧件与基座活动连接,并能够将投退组件锁定在导通位置;驱动件,驱动件设置在基座上;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与驱动件驱动连接,传动组件具有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第一传动部与锁紧件驱动连接,并能够带动锁紧件在锁定和释放投退组件的位置之间切换,第二传动部与投退组件驱动连接,并能够带动投退组件在导通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连片压板遥控装置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片式压板遥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屏柜上的压板均为手动操作,需要操作人员现场对压板进行投或退,因人为因素不可控,导致容易误投误退压板,从而酿成电力安全事故。
现有技术提供的连片压板遥控装置一般是采用两个电机对操作螺母和投退连接片分别进行驱动,这使得其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动作过程需要按步骤来,否则无法实现状态切换,甚至发生干涉、堵转等情况造成装置损坏。同时现有的连片压板遥控装置还存在投退连接片外置裸露存在误接触隐患、没有状态双确认功能、手动投退不方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片式压板遥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片压板遥控装置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片式压板遥控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电器件连接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投退组件,投退组件与基座可转动连接,并具有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接触的导通位置以及与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分离的断开位置;锁紧件,锁紧件与基座活动连接,并能够将投退组件锁定在导通位置;驱动件,驱动件设置在基座上;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与驱动件驱动连接,传动组件具有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第一传动部与锁紧件驱动连接,并能够带动锁紧件在锁定和释放投退组件的位置之间切换,第二传动部与投退组件驱动连接,并能够带动投退组件在导通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投退组件具有投退传动部,投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驱动配合,驱动件通过第二传动部和投退传动部带动投退组件在导通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运动;投退组件还具有检测传动部,连片式压板遥控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组件,检测传动部与第一检测组件驱动配合,投退组件转动时带动第一检测组件运动以实现连片式压板遥控装置的投退状态检测。
进一步地,检测传动部为位于投退组件外周侧的第五齿形结构,第一检测组件具有第六齿形结构,第五齿形结构与第六齿形结构啮合,以带动第一检测组件运动以实现连片式压板遥控装置的投退状态检测。
进一步地,投退传动部为位于投退组件外周侧的第四齿形结构,第二传动部为第二齿形结构,第二齿形结构与第四齿形结构啮合,以带动投退组件转动。
进一步地,投退组件包括:连接本体,连接本体的一端与第一电极可转动连接,连接本体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极之间能够接触导通或分离断开;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与连接本体连接,且二者同步转动,连接支架的外周侧具有第四齿形结构和第五齿形结构。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包括输出轮,输出轮具有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第一传动部为第一齿形结构,第二传动部为第二齿形结构,第一齿形结构和第二齿形结构位于输出轮的外周侧不同位置处,锁紧件的外周侧具有第三齿形结构,第一齿形结构与第三齿形结构啮合,投退组件外周侧具有第四齿形结构,第二齿形结构与第四齿形结构啮合。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还包括与驱动件驱动连接的凸轮,凸轮具有凸起,输出轮的端面具有凹槽,并且凹槽沿输出轮的周向开设,凸起位于凹槽内,并且凸起与凹槽间歇传动配合,凸轮在驱动件带动下转动预定角度后,凸轮带动输出轮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870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反射实现多角度拍摄的识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膜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