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辐射亲肤复合面料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984282.3 | 申请日: | 2022-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28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俞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凌晨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5/02;B32B27/40;B32B27/06;B32B27/02;B32B27/36;B32B27/34;B32B3/08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廖银洪 |
| 地址: | 245105 安徽省池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辐射 复合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辐射亲肤复合面料,包括相复合的亲肤面料层、保暖面料层和防辐射面料层;所述亲肤面料层由海藻纤维包芯纱交织而成,所述保暖面料层由保暖纱线交织而成,所述防辐射面料层由镀银纤维纱线交织而成;所述海藻纤维包芯纱中包括作为芯纱的合成化纤长丝、及包覆于芯纱外侧的海藻纤维;所述保暖纱线包括相并捻的棉纱与牛角瓜纤维纱线。亲肤面料层采用了海藻纤维可以提高该面料的亲肤性能,并且设置的保暖层可以提高整个面料的保暖性能,防辐射面料层使用了镀银纤维不仅使得面料具有防辐射的功能还具有抗菌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辐射亲肤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现代人使用通讯工具越来越频繁。虽然通讯工具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尚无定论,但越来越多的实验室数据让人们对于电磁辐射的担忧加剧。但是另一方面,日常生活又极端依赖便携式通讯工具。尤其男士,在不使用手机时,也常常将其放在衣服口袋中,增加了受辐射危害的几率。防辐射不仅是通讯工具本身的诉求,也是对服装面料一个功能性要求。
海藻纤维是由天然海藻中提取和净化获得的,属可再生资源,海藻的种类很多,世界上有2500多种,用于纤维制造的有褐藻、红藻、绿藻、蓝藻等,海藻中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物质。海藻纤维是通过湿法纺丝加工而成的,主要用于医用下敷料,如医用海藻纱布对伤口渗出物接触,形成吸湿性凝胶,使得伤口保持湿润,促进伤口加快愈合,对治疗伤口及皮肤溃疡炎症有非常明显的疗效,在国际上已广泛应用,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吸湿成胶性、高透氧性及生物降解吸收性。
海藻纤维具有阻燃性能,极限氧指数LOI≥45%,基本上不产生烟气,无有毒气体产生,无熔滴延流,性能优于现今市场上的阻燃纤维。无任何阻燃添加剂,有效的了阻燃剂脱落、物理性能降低等问题。应用于纺织服装领域的海藻纤维,作为服装材料其吸湿性能优良,回潮率超过16%,舒适性可以媲美高档长绒棉纤维材料,更有着类似于丝绸优良的手感和穿着舒适性。
海藻纤维拥有优良的抗菌性能,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9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99%。海藻纤维的防电磁辐射的性能都明显优于常规的粘胶纤维。海藻纤维分子因大分子可与多价金属离子螯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因此可以作为离子织物用于制备电磁屏蔽织物。原因可能是离子在纤维基质中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提高了织物的电磁屏蔽和抗静电能力。
如何利用海藻纤维制备一种防辐射亲肤复合面料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辐射亲肤复合面料,亲肤面料层采用了海藻纤维可以提高该面料的亲肤性能,并且设置的保暖层可以提高整个面料的保暖性能,防辐射面料层使用了镀银纤维不仅使得面料具有防辐射的功能还具有抗菌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防辐射亲肤复合面料,包括相复合的亲肤面料层、保暖面料层和防辐射面料层;
所述亲肤面料层由海藻纤维包芯纱交织而成,所述保暖面料层由保暖纱线交织而成,所述防辐射面料层由镀银纤维纱线交织而成;
所述海藻纤维包芯纱中包括作为芯纱的合成化纤长丝、及包覆于芯纱外侧的海藻纤维;所述保暖纱线包括相并捻的棉纱与牛角瓜纤维纱线。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防辐射面料层远离保暖面料层的一侧复合有防水透湿薄膜。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防水透湿薄膜为TPU或PU防水透湿膜。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海藻纤维包芯纱中所使用的合成化纤长丝为涤纶或锦纶长丝。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锦纶长丝为皮芯复合结构,芯层为PA6,皮层内均匀分布有碳黑导电母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凌晨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凌晨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842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充电桩雨棚防雷结构
- 下一篇:建筑工程检测用混凝土抗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