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底分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82855.9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85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强强;李剑;朱宇;杨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海洋网络设备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何伟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珠海市南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分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底光缆无中继通信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底分支器,该海底分支器,包括:内套筒组件、热缩套管和外套筒组件,内套筒组件一端用于与主缆头连接,另一端用于与两个分支缆头连接;热缩套管用于包裹在所述内套筒组件、主缆头和分支缆头外侧;外套筒组件套设在所述热缩套管外侧。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海底分支器密封结构通常采用密封圈或注塑的工艺实现密封,但是采用注塑工艺产品结构复杂集成装配费时费力,采用密封圈密封的方式难以满足深水区域的密封要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底光缆无中继通信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底分支器。
背景技术
海底无源分支器(BU)主要应用在海底光缆无中继通信系统中,在此系统中起到的主要作用在于以下两点:1)用于主干路由与分支路由之间的连通;2)实现大容量光纤的合理分配,满足多端接入组网需求。海底无源分支器(BU)工作环境位于海底环境海床表面或埋设于海床表面1.5米以下。
现有技术中,用于深水区域的海底分支器存在以下缺点:海底分支器工作环境位于海底,需具备较高的密封性。目前海底施工时海底分支器需满足过埋设犁的需求,若尺寸过大会导致产品铺设过程困难,需额外设计弯曲限制器等结构,而采用该设计会导致结构尺寸更大,增加额外成本。
另外,海底分支器密封结构通常采用密封圈或注塑的工艺实现密封,采用密封圈密封的方式难以满足深水区域的密封要求,而采用注塑工艺的密封方式结构复杂集成装配工艺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底分支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海底分支器密封结构通常采用密封圈或注塑的工艺实现密封,但是采用注塑工艺产品结构复杂集成装配费时费力,采用密封圈密封的方式难以满足深水区域的密封要求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底分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套筒组件,其一端用于与主缆头连接,另一端用于与两个分支缆头连接;
热缩套管,其用于包裹在所述内套筒组件、主缆头和分支缆头外侧;
外套筒组件,其套设在所述热缩套管外侧。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内套筒组件包括:
内套连接件,其用于套设在两个所述分支缆头外侧;
内钢筒,其一端与所述内套连接件连接,另一端用于套设在所述主缆头外侧。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内套连接件与内钢筒的连接处,所述内钢筒套设在所述内套连接件外侧,并通过螺钉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热缩套管包括:
分支端热缩管,其用于包裹在所述内套连接件和两个所述分支缆头上;
主缆端热缩管,其用于包裹在所述内钢筒和主缆头外侧,并与所述分支端热缩管部分重叠。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内套筒组件内设有分支组件,用于将主缆光纤与两根支缆光纤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分支组件包括:
盘纤件,其用于盘绕主缆光纤,一端与所述主缆头连接;
分支件,其包括一主缆端和两个分支端,所述主缆端与所述盘纤件的另一端连接,两个所述分支端用于与所述分支缆头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盘纤件在长度方向设有间隔的盘纤孔。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分支件上设有分支光纤槽。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海洋网络设备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海洋网络设备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828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板横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备2,6-二羟基苯甲酸用双锥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