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换热的除白雾干湿联合闭式冷却塔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976152.5 | 申请日: | 2022-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04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冰;江文明;吴靖宇;张晨旸;阚玉鲍;赵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安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 
| 主分类号: | F28C1/16 | 分类号: | F28C1/16;F28F25/10 |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3 | 代理人: | 简晓红 | 
| 地址: | 0531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白雾 干湿 联合 冷却塔 | ||
一种高效换热的除白雾干湿联合闭式冷却塔,包括壳体,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排气扇、换热模组、填料和回收水槽,换热模组包括换热盘管和位于换热盘管上方的喷淋管道,排气扇的上方设置有除雾组件,除雾组件包括位于壳体上方的安装座,安装座的中部设置有换热管组,通过换热管组对换气扇的上方进行加热后避免冷却塔内排出的湿热空气在冷却塔的上方结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白雾干湿联合闭式冷却塔。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一种利用循环水进行热量交换后起到冷却作用的设备,其主要利用的是循环水以及冷气在循环过程中带走热量后排放至大气中。
在目前使用的冷却塔在使用时到多将热气直接排放,而参与热循环后的空气自冷却塔的上部排出时由于温度过高会在冷却塔的上空形成白雾,严重时还会凝结成水汽,水汽的凝结减缓热空气的排放,导致换热效率下降,严重时还会因为水汽的凝结后聚成水滴滴落,导致冷却他的内部结构受损,增加了设备检修的频率,导致设备使用成本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白雾在冷却塔上部凝结的高效换热的除白雾干湿联合闭式冷却塔。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效换热的除白雾干湿联合闭式冷却塔,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排气扇、换热模组、填料和回收水槽,所述排气扇的上方设置有除雾组件,所述除雾组件包括位于壳体上方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中部设置有换热管组。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组包括多根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的一端设置有分流总管道,另一端设置有回流总管道,所述分流总管道和回流总管道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换热管道的连接管。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组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设置在分流总管道和回流总管道外部的防护壳,两个防护壳体之间设置有套设在换热管道外部的防护管道,所述防护壳朝向壳体中部的一侧设置有与连接管位置相对应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体与分流总管道和回流总管道之间预留有填充间隙,所述填充间隙内设置有隔热填料。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管道的两端分别通过法兰与防护壳连接,所述防护管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散热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除雾组件与排气扇之间设置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位于排气扇上端面的引流套筒,所述引流套筒的上方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换热管道同向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排气扇的定位座,所述安装座的外部设置有与引流套筒的下端面连接的环板,所述环板与安装座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收水槽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换热管组在冷却塔的上部进行加热,避免湿热空气排出后发生凝结后阻挡气体的流通,以此来提升空气流通的效率,进而提升换热效率。
2、在换热管组的外部安装防护组件,通过防护组件对换热管组进行防护,避免湿热空气对换热管组的腐蚀,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延缓换热管组的热量散失,减少换热管组作业时所需的能量。
3、引流套筒的设置能够在湿热空气经过换热管组时凝结在外部的水滴进行导流回收,通过将换热模组与换气上进行隔断,避免热量直接向上散失后导致壳体上部的温度过高后白雾的凝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换热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引流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安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河北安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761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