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69939.9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57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朱子飞;陈云鹏;韩超;朱星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沃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14 | 分类号: | B28D1/14;B28D7/02;B28D7/00;B28D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陈冠先 |
地址: | 234103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孔装置,涉及打孔加工技术领域,具有降低钻孔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的优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放置玻璃的固定板以及架设在固定板上方的安装板,安装板的底端竖直设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柱,安装柱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用于对玻璃进行钻孔的钻头,安装柱上嵌设有用于驱动钻头转动的电机,安装柱上通过移动件竖直滑移连接有防尘罩,当防尘罩通过移动件竖直向下移动时,钻头位于防尘罩内,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对防尘罩内的粉尘进行收集的收集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孔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玻璃已被运用在各个领域,特别是装饰、汽车玻璃窗、建筑领域,玻璃在使用时需要打孔,现有玻璃打孔装置在打孔时,玻璃粉尘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导致粉尘污染,从而有害人体健康,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孔装置,具有降低钻孔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孔装置,包括用于放置玻璃的固定板以及架设在固定板上方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端竖直设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用于对玻璃进行钻孔的钻头,所述安装柱上嵌设有用于驱动钻头转动的电机,所述安装柱上通过移动件竖直滑移连接有防尘罩,且防尘罩与安装柱同轴设置,当防尘罩通过移动件竖直向下移动时,所述钻头位于防尘罩内,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对防尘罩内的粉尘进行收集的收集件,所述防尘罩的底端设有若干与玻璃接触的橡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时,使用人只需打开第一气缸与电机,此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则会推动安装柱竖直向靠近玻璃的方向移动,电机的转动轴带动钻头转动,当钻头与玻璃的钻孔处对准时,然后使用人通过移动件推动防尘罩向下移动,直至防尘罩底端的橡胶块与玻璃接触,然后第一气缸继续推动安装柱竖直向靠近玻璃的方向移动,此时通过移动件与第一气缸的配合即可使得防尘罩在安装柱继续移动的同时保持位置不动,此时安装柱则会逐渐嵌入防尘罩内并通过转动的钻头对玻璃进行钻孔,在钻头钻孔时,通过防尘罩即可将钻孔时产生的粉尘聚集在防尘罩内,然后使用人通过收集件对防尘罩内的粉尘进行收集即可,减少了粉尘飘散至空气中造成粉尘污染的情况发生,使用简单方便。
优先地,所述移动件包括套设在安装柱上的压板,且压板位于防尘罩的上方,所述压板与防尘罩之间设有若干压缩弹簧,所述安装柱的相对两侧均竖直设有第二气缸,且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一端均与压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先地,所述收集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上的抽风机以及设置在防尘罩内远离固定板一侧的安装环,且安装环与安装柱同轴设置,所述安装环的内部中空,且安装环的底端均匀设有若干与安装环内部中空连通的进气口,所述抽风机的一侧设有进气管,且进气管远离抽风机的一端穿过防尘罩并与安装环的内部中空连通,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对抽风机抽出的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件。
优先地,所述过滤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上的装水箱以及设置在装水箱上用于封闭装水箱箱口的封闭板,所述封闭板上开设有若干与装水箱连通的透气口,所述装水箱与抽风机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装水箱内壁一侧竖直设有一端延伸至水面下方的延伸管,且延伸管的另一端管口与连通管连通。
优先地,所述收集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上的储水盒以及设置在防尘罩内远离固定板一侧的分散环,且分散环与安装柱同轴设置,所述分散环的内部中空,且分散环的底端均匀设有若干与分散环内部中空连通的雾化喷头,所述储水盒的一侧设有水管,且水管远离储水盒的一端穿过防尘罩并与分散环的内部中空连通,所述水管靠近储水盒的一端设有抽水泵,且抽水泵固定连接在储水盒的外壁,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对玻璃与防尘罩之间进行吹风的吹风件,所述固定板上远离吹风件的一端设有接水槽,此时所述固定板上的玻璃位于吹风件与接水槽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沃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沃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699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