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色阻燃纱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967408.6 | 申请日: | 2022-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77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维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赫凡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2G3/44 | 分类号: | D02G3/44;D02G3/34;D02G3/04 |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茹华锋 |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色 阻燃 纱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色阻燃纱线,包括支撑纱与阻燃纱,所述支撑纱与阻燃纱交替缠绕,所述阻燃纱包括若干沿长度方向缠结缠绕的阻燃单丝,所述阻燃纱外侧设有包缠纱,所述包缠纱包括缠结部位一与缠结部位二,所述缠结部位一均匀包缠于阻燃纱外侧,所述缠结部位二包缠于支撑纱与阻燃纱的交叉部位的外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共混法一体成型双组分有色阻燃纱,并采用设有阻燃涂覆层的芳纶纤维纱作为支撑纱,有效解决了纱线阻燃性能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色阻燃纱线。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有色纱线可分为色纺纱与染色纱。染色纱是通过染色工艺对纱线进行染色形成的,为先纺纱后染色;色纺纱是先对纤维进行染色后,再进行纺纱而形成的纱线,为先染色后纺纱。色纺纱在同一根纱线上显现出多种色彩,较染色纱而言,不仅缩短了后道生产流程,降低了成本,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在有色纱线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色纺纱的要求从色彩丰富、手感柔软,提升到要求色纺纱具有良好的阻燃功能,以保护生命、财产的安全。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色阻燃纱线,通过共混法一体成型双组分有色阻燃纱,并采用设有阻燃涂覆层的芳纶纤维纱作为支撑纱,有效解决了纱线阻燃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色阻燃纱线,包括支撑纱与阻燃纱,所述支撑纱与阻燃纱交替缠绕,所述阻燃纱包括若干沿长度方向缠结缠绕的阻燃单丝,所述阻燃纱外侧设有包缠纱,所述包缠纱包括缠结部位一与缠结部位二,所述缠结部位一均匀包缠于阻燃纱外侧,所述缠结部位二包缠于支撑纱与阻燃纱的交叉部位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燃单丝包括阻燃层与色丝层,所述色丝层外周均匀设有沟槽,所述阻燃层填充于色丝层外侧沟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燃层与色丝层为一体成型,所述色丝层包括若干依次排列的扇形色丝,所述阻燃层与色丝层构成的阻燃单丝的截面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燃层为阻燃剂与腈纶纺丝熔体共混层,所述色丝层为涤纶纺丝熔体共混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燃单丝沿长度方向的外周呈阻燃层与色丝层交替显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纱为120dtex芳纶纤维纱,所述芳纶纤维纱外侧设有阻燃涂覆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缠纱为芳纶长丝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支撑纱选用线密度120dtex的芳纶纤维纱,即使在高温下也不易分解、融化,具有一定的阻燃性;同时芳纶纤维纱具有高强度与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作为支撑纱,能够大大提高纱线整体的强度与韧性。芳纶纤维纱外侧设有阻燃涂覆层,且涂覆过程采用环绕涂覆的方式,使得纱线在本身的性质不受较大影响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支撑纱的阻燃性。
2、阻燃纱包括若干沿长度方向缠结缠绕的阻燃单丝,阻燃单丝包括色丝层与阻燃层。色丝层为颜料或染料与涤纶纺丝熔体共混层,生产中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生产相应的颜色。涤纶纱抗皱性与保形性较好,纱线坚实耐用,能够适用于不同场景。阻燃层填充于色丝层外侧沟槽内。阻燃层为阻燃剂与腈纶纺丝熔体共混层,腈纶纤维具有良好的蓬松性与保暖性,且阻燃层为阻燃单丝提供良好的阻燃性。
3、阻燃纱外侧设有包缠纱,包缠纱包括缠结部位一与缠结部位二。其中,缠结部位一主要用于包覆阻燃单丝,防止其由于纤维数量较多而容易产生勾丝,同时增加纱线的蓬松性与保暖性;缠结部位二将支撑纱与阻燃纱固定在一起,防止脱散。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赫凡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赫凡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674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3D打印的全模拟神经外科手术平台
- 下一篇:一种高抗压性拼接式换热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