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管桩对接焊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61603.8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52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冯栋栋;李洪勋;赵建国;王振威;韩凯;林桂森;龙燕;聂长贺;王平;张志勇;李树青;沈农运;朱静静;许国兵;张学超;吴涵;韦立标;胡珺博;冯志辉;单明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28;E02D5/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周婷;李娟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对接 焊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焊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钢管桩对接焊接结构,包括多节钢管、连接管;沿高度方向,多节钢管依序上下对接布置,相邻两节钢管之间通过连接管对接;连接管包括上段管、下段管,从上至下,相邻两节钢管中位于上方的钢管的下端部嵌入上段管,并与上段管对接焊接布置;位于下方的钢管的上端部嵌入下段管,并与下段管对接焊接布置;操作时,在下面一节钢管的上端部套入连接管,使下面一节钢管的上端部嵌入下段管内,随后将上面一节钢管的下端部嵌入连接管的上段管内,从而使两个上下布置的钢管相对接,通过点焊的方式,将连接管与两节钢管固定,以此方式,将各节钢管有序上下对接焊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焊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钢管桩对接焊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基坑工程周边环境对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要求越来越严格,基坑支护结构常采用内支撑结构进行支护。当进行坑中坑支护时,根据开挖深度、地质情况等条件常采用土钉墙、复合土钉墙或钢管桩等支护形式。当采用钢管桩作为支护结构时,受支撑梁与基坑底净空影响,钢管不能通长一次下放,采用传统对接焊工艺,焊接时间约需要2h左右,时间长、效率低、焊接质量难以保证,从而给工程施工和项目建设带来严重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钢管桩对接焊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管对接焊工艺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钢管桩对接焊接结构,包括多节钢管、连接管;沿高度方向,多节所述钢管依序上下对接布置,相邻两节所述钢管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对接;所述连接管包括上段管、下段管,从上至下,相邻两节所述钢管中位于上方的钢管的下端部嵌入所述上段管,并与所述上段管对接焊接布置;位于下方的钢管的上端部嵌入所述下段管,并与所述下段管对接焊接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段管、所述下段管之间设有隔片;当相邻两节所述钢管分别嵌入所述上段管、所述下段管时,两节钢管的端部分别抵接所述隔片的上下两面。
进一步的,所述隔片上设有上定位块、下定位块;所述上定位块的一端连接所述隔片,所述上定位块的另一端沿远离所述下段管的方向延伸布置;所述下定位块的一端连接所述隔片,所述下定位块的另一端沿远离所述上段管的方向延伸布置;当所述钢管嵌入所述上段管或者所述下段管时,所述上定位块或者所述下定位块抵接所述钢管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上定位块与所述上段管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形成上定位区,当所述钢管嵌入所述上段管时,所述钢管嵌入所述上定位区;所述下定位块与所述下段管的内壁支架具有间隙,形成下定位区,当所述钢管嵌入所述下段管时,所述钢管嵌入所述下定位区。
进一步的,所述上定位块、所述下定位块分别环绕所述上段管、所述下段管延伸呈环状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定位块的横截面积、所述下定位块的横截面积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上定位块与所述下定位块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的外壁设有槽位,所述槽位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有抵接块;当所述钢管嵌入所述上段管或者所述下段管时,所述抵接块嵌入所述槽位内,所述抵接块抵住所述上段管或者所述下段管的内壁,所述弹性件被压缩。
进一步的,在弹性件处于原状时,沿所述钢管的端部至所述钢管的中部的方向,所述抵接块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抵接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提供的钢管桩对接焊接结构,操作时,在下面一节钢管的上端部套入连接管,使下面一节钢管的上端部嵌入下段管内,随后将上面一节钢管的下端部嵌入连接管的上段管内,从而使两个上下布置的钢管相对接,通过点焊的方式,将连接管与两节钢管固定,以此方式,将各节钢管有序上下对接焊接,即可制成钢管桩,相比之前采用对接焊工艺大大节约了施工时间,提升了现场施工效率,且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616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