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胶合低噪音准零侧隙扭矩矢量差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960710.9 | 申请日: | 2022-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07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焦继松;赵文楚;王小乾;苟文星;赵军华;戴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太平洋齿轮传动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48/08 | 分类号: | F16H48/08;F16H48/38;F16H5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王炜 |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合 噪音 准零侧隙 扭矩 矢量 差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胶合低噪音准零侧隙扭矩矢量差速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大端差壳和小端差壳;大端差壳和小端差壳围合形成安装腔;安装腔内侧同轴线转动设置有第一半轴齿轮和第二半轴齿轮,第一半轴齿轮和第二半轴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有多个行星齿轮;第一半轴齿轮位于靠近所述小端差壳一端,所述第二半轴齿轮位于靠近所述大端差壳一端,所述第一半轴齿轮和所述小端差壳之间、所述第二半轴齿轮和所述大端差壳之间分别设置有平垫片和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平垫片靠近所述第一半轴齿轮的一侧。可以达到准零侧隙的要求,防止齿轮组转动时造成的齿轮卡死,同时保证差速器在装车受载荷后吸收换挡冲击或啮合冲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胶合低噪音准零侧隙扭矩矢量差速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典型的差速器总成由差速器壳体、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行星轴、行星齿轮垫片、半轴齿轮垫片、销钉等零件组成,其作为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必备单元,作用是实现汽车左右半轴以不同转速运动,避免车轮的滑转现象。其性能直接影响整车性能,而差速器则是其中的关键部件,其力矩的分配和各构件的强度,直接决定着车辆的转向性能、通过性和可靠性。
随着节能减排、碳综合和碳达峰等宏观政策的推出,以纯电动汽车为主要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催生了汽车传动系统的变革,引起了差速器在结构设计、功能要求等方面崭新的要求。一是:新能源汽车变速箱的设计开发朝着小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能源汽车对扭矩的要求越来越大,简而言之是提高单位体积内的扭矩承载比;二是:新能源汽车的高速打滑工况比传统燃油车苛刻的多,该行驶工况下经常发生锥齿轮组胶合抱死的案例;三是:由于新能源车动力传动结构的简化,差速器在动力系统传递链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出来,差速器噪音是传动系统的主要来源,差速器减噪声设计是新能源汽车的一大难题。经研究公认差速器总成间隙是引起差速器运动噪声的第一大来源,一般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加严控制各子零件公差、提高锥齿轮精度等级的方法达到减小总成间隙的目的(可由1.5°左右减小到1°左右),但很显然这种方法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差速器总成间隙减少后极容易造成转动卡死的现象,进而限制了间隙进一步减小的可能性:总成侧隙在1°以下已经很难做到。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胶合低噪音准零侧隙扭矩矢量差速器,可以达到准零侧隙的要求,防止齿轮组转动时造成的齿轮卡死,同时保证差速器在装车受载荷后吸收换挡冲击或啮合冲击。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胶合低噪音准零侧隙扭矩矢量差速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大端差壳和小端差壳;所述大端差壳和小端差壳围合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侧同轴线转动设置有第一半轴齿轮和第二半轴齿轮,所述第一半轴齿轮和第二半轴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有多个行星齿轮;所述第一半轴齿轮位于靠近所述小端差壳一端,所述小端差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半轴齿轮旋转轴线同心的第一轴连接孔,所述第二半轴齿轮位于靠近所述大端差壳一端,所述大端差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半轴齿轮旋转中轴线同心的第二轴连接孔;所述第一半轴齿轮和所述小端差壳之间、所述第二半轴齿轮和所述大端差壳之间分别设置有平垫片和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平垫片靠近所述第一半轴齿轮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小端差壳靠近所述大端差壳的一端形成有呈环形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大端差壳内侧;所述安装部内侧可拆卸安装有呈“十”字形的安装轴组件;所述安装轴组件转动连接多个所述行星齿轮。
优选的,所述安装部的外侧形成水平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平行所述安装轴组件;所述固定盘、大端差壳和主减速齿轮可拆卸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太平洋齿轮传动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太平洋齿轮传动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607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扭矩矢量差速器
- 下一篇:一种更换隔离开关的辅助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