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样品检测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52211.5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61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琳;李国旭;李可轩;李玉超;陈焱;于建设;马建国;杨子墨;胡超群;杜春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衡量度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1 | 分类号: | G01N21/71;G01N21/01 |
代理公司: | 重庆一叶知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7 | 代理人: | 刘洪雨 |
地址: | 570311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样品 检测 激光 诱导 击穿 光谱仪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利用光学手段测量或分析的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用于样品检测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包括主机体部和检测部,主机体部包括计算机、光谱仪和激光器,激光器上连接有激光头,光谱仪上连接有接收耦合透镜,检测部包括外罩和样品台,样品台上均匀布置有多个样品槽,外罩的外壁上固定有放样框,外罩与放样框连通,放样框顶部开口;外罩的顶部设有检测口,检测口处设有聚焦透镜;样品台上同轴设置有与外罩转动连接的转轴,外罩的底部设有驱动样品台转动的驱动件。本实用新型能够一次承载多个样品,使得样品的检测连续进行,提高检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利用光学手段测量或分析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样品检测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
背景技术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是一种利用高能脉冲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并进行元素分析的新技术。与传统的光谱测量技术相比,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具有可同时进行多种元素的分析;可在非破坏或非接触的条件下,真正做到现场快速分析,无需进行样品预处理,分析方便,研究对象再污染几率小;测量对象几乎不受限制,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也可以是硬度高、难溶的物质;可以实现连续监测,时间真正的快速分析等优点。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通常包括激光器、样品台、光谱仪和电脑,使用的原理为,将样品置于样品台上,利用激光器输出通过聚焦透镜聚焦于样品表面的激光,样品被激发至等离子态,发射的等离子体光谱通过光纤送入光谱仪,光谱仪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通过软件实现数据的保存、分析和显示。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目前的样品台一次只能承载一个样品,因此需要连续检测多个样品时,要将检测完成后的样品取出,再重新放置样品,效率低;并且,每次放置样品均需要将样品台的密闭罩打开,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样品检测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样品检测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包括主机体部和检测部,主机体部包括计算机、光谱仪和激光器,光谱仪与计算机连接,激光器上连接有激光头,光谱仪上连接有接收耦合透镜,检测部包括外罩和位于外罩内的样品台,样品台上表面均匀布置有多个样品槽,外罩的外壁上固定有放样框,外罩的侧壁设有与放样框连通的通孔,放样框顶部开口;外罩的顶部设有检测口,检测口处设有聚焦透镜,激光头位于聚焦透镜上方,接收耦合透镜位于外罩内,且可位于样品槽上方;样品台上同轴设置有与外罩转动连接的转轴,外罩的底部设有驱动样品台转动的驱动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样品台上设置多个样品槽,因此能够容纳多个样品,能连续的进行检测。而利用驱动件带动样品台转动,能将不同的样品转动至检测口的位置,方便进行检测。
设置放样框,能够将样品通过放样框将样品放入样品槽槽内。同时在进行检测时,其中一个样品槽会位于放样框内,因此能使检测和放入样品同步进行。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减少检测时,需要单独放置样品时间,提高检测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检测口的底部固定有密封罩,密封罩的底部与样品台相贴,且密封罩可密封样品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驱动件包括同轴固定在转轴上的从动齿轮,还包括驱动轴和带动驱动轴转动的电机,驱动轴上固定有可间歇驱动从动齿轮的扇形齿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驱动件包括竖向滑动连接在外罩内的齿条和与齿条啮合的主动齿轮,外罩外部还设有踏板,外罩上设有竖向槽,踏板穿过竖向槽与齿条固定,齿条底部设有弹簧;外罩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主动齿轮同轴设置在转动轴上,转动轴与主动齿轮之间设有单向轴承;转动轴与转轴之间设有锥齿轮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防止转轴反转的限位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衡量度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海南衡量度科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522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