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溢洪道泄槽结构型式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940840.6 | 申请日: | 2022-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78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龙益彬;王蒙;唐腾飞;别玉静;孙卫;杨东;李宗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石诚 |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溢洪道 结构 型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溢洪道泄槽结构型式,包括有溢洪道控制段,溢洪道控制段尾部连接有溢洪道泄槽段,溢洪道泄槽段包括有位于最外侧的2座泄槽边墙,泄槽边墙的头端与边闸墩的尾部连接,泄槽边墙之间设置有与中闸墩设置数量相等的潜堰,潜堰的头端与中闸墩的尾部连接,潜堰高度小于泄槽边墙高度,且其末端延伸至溢洪道泄槽段最末端的泄槽结构横缝处。本实用新型在溢洪道控制段中墩后设置潜堰,可使中墩尾部泄流水翅现象基本消失,水流流态较平稳。该结构可基本满足溢洪道泄槽洪水过流的功能需求,同时具备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可节约了大量工程投资,缩短工程工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溢洪道泄槽结构型式,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泄槽段作为溢洪道中的重要结构,其结构的安全稳定与下泄水流的流态是决定溢洪道是否安全合理的关键因素。溢洪道结构中,泄槽段结构在顺水流向尺寸较大,占据溢洪道整体结构的大部分混凝土及钢筋工程量。对泄槽结构的优化,是整体溢洪道的重要优化部分。
工程实践中,开敞溢洪道泄槽主要可分为单槽式与多槽式两种类型,其主要区别为是否在槽内设置分隔墙。单槽式泄槽无分隔墙,一般多见于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多槽式一般设置一个或多个分隔墙,常用于大型水利工程中。两种类型泄槽的主要优缺点如下:
(1)单槽式相较于多槽式泄槽减少了分隔墙这一结构,其带来的主要优点是简化了施工工序,从而缩短工期并降低了工程投资。以某工程300m长度的泄槽段结构为例,设置一道长30m(顺水流向),宽2m,沿程高7m的钢筋混凝土分隔墙,土建工程投资约1200万元,而大中型水利工程的泄槽一般需设置2~3道分隔墙,可见300m级长度的单槽式泄槽相较于多槽式泄槽,可节约工程投资约2400~3600万元。
(2)单槽式相较于多槽式泄槽,主要缺点为水流现象复杂。单槽式泄槽在闸墩段中墩尾部会出现明显的水翅现象,随着下泄流量和调度方式的改变,水翅跃起的高度甚至可以直接跃出泄槽边墙,对周边结构安全形成威胁。由于泄槽段通常与控制段不等宽,在泄槽进口段一般为渐变收缩段。结构宽度的改变,导致此段水流会形成一定程度的水流冲击波。水翅跃起与冲击波现象相互叠加,会使得泄槽进口段的水流更加复杂,流态更加紊乱,可能导致泄槽段结构表层的冲蚀破坏,进而危及泄槽结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溢洪道泄槽结构型式。本实用新型在溢洪道控制段中墩后设置潜堰,可使中墩尾部泄流水翅现象基本消失,水流流态较平稳。该结构可基本满足溢洪道泄槽洪水过流的功能需求,同时具备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可节约了大量工程投资,缩短工程工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溢洪道泄槽结构型式,包括有溢洪道控制段,溢洪道控制段尾部连接有溢洪道泄槽段,溢洪道控制段包括有闸墩,闸墩包括有位于最外侧的2座边闸墩,2座边闸墩之间至少设置有1座中闸墩,边闸墩与中闸墩之间为溢流堰,溢洪道泄槽段包括有位于最外侧的2座泄槽边墙,泄槽边墙的头端与边闸墩的尾部连接,泄槽边墙之间设置有与中闸墩设置数量相等的潜堰,潜堰的头端与中闸墩的尾部连接,潜堰高度小于泄槽边墙高度,且其末端延伸至溢洪道泄槽段最末端的泄槽结构横缝处。
前述的溢洪道泄槽结构型式中,所述潜堰头端宽度与中闸墩尾部宽度相等,沿其长度方向宽度变窄,直至尾部宽度与同断面位置处的泄槽边墙宽度相等。
前述的溢洪道泄槽结构型式中,所述泄槽边墙分两段设置,包括有与边闸墩尾部连接的泄槽边墙收缩段,泄槽边墙收缩段尾端连接有泄槽边墙平直段。
前述的溢洪道泄槽结构型式中,所述泄槽边墙收缩段与泄槽边墙连接处为泄槽结构横缝,潜堰分2段设置,包括有与中闸墩连接的潜堰收缩段,潜堰收缩段向后延伸至泄槽边墙收缩段与泄槽边墙分界的泄槽结构横缝处,潜堰从该泄槽结构横缝开始向后为等宽段,整个潜堰为圆弧形结构,高度不断降低、直至末端与溢洪道泄槽段的泄槽底板表面齐平。
前述的溢洪道泄槽结构型式中,整个潜堰为圆弧形结构或直线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40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原料仓防堵结构
- 下一篇:一种提高铸件质量的浇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