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变速箱壳体压铸生产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39957.2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70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雍;黄立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田县华兴压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41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变速箱 壳体 压铸 生产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变速箱壳体压铸生产的模具。包括定模板和动模板,两者滑动连接。动模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下端设置有杆头,所述杆体的直径小于杆头的直径,所述杆头上部设置有第二锥形部,所述第二锥形部下端直径大于其上端直径;所述通孔下部设置有与第二锥形部配合的第一锥形部,所述第一锥形部下部设置有容纳杆头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贯穿动模板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顶杆下端设置杆头,杆头上部设置第二锥形部,在动模板上设置与第二锥形部相配合的第一锥形部,在压铸时密封性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变速箱壳体压铸生产的模具。
背景技术
变速箱壳体在压铸生产时,先把金属液注入定模板和动模板形成的型腔内,待金属液凝固后,动模板后退,此时铸件粘附在动模板上,之后顶杆伸出,将铸件从动模板上顶下,完成脱模。由于顶杆与动模板是滑动连接,且压铸时压力较高,因此在压铸时金属液容易进入到顶杆与动模板两者的缝隙中,一方面浪费原料,另一方面可能给顶杆的滑动造成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变速箱壳体压铸生产的模具,采用在顶杆下端设置杆头,杆头上部设置第二锥形部,在动模板上设置与第二锥形部相配合的第一锥形部,在压铸时密封性较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变速箱壳体压铸生产的模具,包括定模板和动模板,两者滑动连接。动模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下端设置有杆头,所述杆体的直径小于杆头的直径,所述杆头上部设置有第二锥形部,所述第二锥形部下端直径大于其上端直径;所述通孔下部设置有与第二锥形部配合的第一锥形部,所述第一锥形部下部设置有容纳杆头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贯穿动模板的下表面。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杆头在第二锥形部下部设置有第三锥形部,所述第三锥形部上端直径大于其下端直径。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容纳部为直孔,该直孔的直径不小于第三锥形部上端的直径。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容纳部为锥孔,该锥孔的上端的直径不小于第三锥形部上端的直径,该锥孔的上端的直径大于其下端的直径。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定模板的四角都设置有导柱,所述动模板的四角都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柱位于导向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杆头上部设置有第二锥形部,通孔下部设置有与第二锥形部相配合的第一锥形部,在压铸时密封性较好,金属液不容易进入到顶杆与通孔滑动连接的部位;2、杆头在第二锥形部下部设置有第三锥形部,使得脱模时铸件容易从杆头上脱落;3、容纳部为锥孔,脱模时铸件容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变速箱壳体压铸生产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模板;11、导柱;2、动模板;21、导向孔;22、通孔;221、第一锥形部;222、容纳部;3、顶杆;31、杆体;32、杆头;321、第二锥形部;322、第三锥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田县华兴压铸有限公司,未经玉田县华兴压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399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擦面微结构阻划制动盘盘体
- 下一篇:一种风冷隔爆型永磁直驱滚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