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叶面微结构的建筑外墙砖滞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38934.X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71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尹冬梅;罗卫;苟爱萍;齐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F13/074 | 分类号: | E04F13/07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面 微结构 建筑 外墙 砖滞尘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叶面微结构的建筑外墙砖滞尘结构,包括砖体,所述砖体呈方形结构,其顶部和底部设有通风口,所述砖体内部设有斜坡绒毛层,所述砖体表面为滞尘糙面,所述滞尘糙面上均布有若干引流槽和滞尘口,所述滞尘糙面的内侧镶嵌有加强网,所述滞尘糙面呈波浪状,表面粗糙,上面具有若干可供颗粒悬浮物停留的小平面,所述斜坡绒毛层由聚乙烯丝组成,所述滞尘口的形状为矩形,所述通风口呈长条状,所述加强网的网眼呈矩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具有双重滞尘效果,对颗粒悬浮物具有拦截、滞留、吸附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外墙砖的滞尘能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叶面微结构的建筑外墙砖滞尘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趋严重的大气污染下,颗粒悬浮物的危害不容小觑,它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环境都有着巨大的危害。PM10长期累积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气促、咳嗽、诱发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炎等。与PM10相比,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在呼吸系统方面,PM2.5~10主要沉积在气管、咽喉等上呼吸系统,而PM2.5则可以进入支气管等人体的下呼吸系统,部分细小颗粒可以直接进入肺部,透过肺泡以后到达血液循环系统。
不同颗粒物对太阳的吸收和反射不同,这将会造成当地的气温变化并降低当地的空气能见度,影响人们的日常出行和工作。雾霾的出现不仅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还会对人们交通出行等多方面造成影响。
随着多起污染事件的增多,颗粒悬浮物的危害也被大众熟知,政府部门和人民大众对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这一切极大地推进了雾霾治理的进程。
植物作为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生态环境真正的生产者,还是生态环境中的“清洁者”。上世纪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植物有着显著的滞尘能力,随后很多国家均展开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工作。研究表明:植物对大气中颗粒悬浮物有明显的拦截、滞留和吸附作用,植物的绒毛、粗糙的叶片、叶面气孔、具有粘黏性的分泌物等都是植物有效滞尘的结构。在目前尚不能从根源上彻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现实情况下,借助植物滞留颗粒悬浮物已经成为了解决大气问题的有效措施。此外,在一些研究中还发现静电对颗粒悬浮物具有吸附效果,并且目前在一些空气净化器上已经有了初步效用。
在日益城市化的今天,人居环境建设中大量的建筑替代了原有的植物群落。那么建筑有必要代替植物,成为一个有效独立的滞尘个体。现阶段的城市建设中,建筑外墙砖以美观为主,多是釉面砖、通体砖、马赛克砖等,这些砖虽然美观,但却让这些城市中的“树”丧失了对颗粒悬浮物的滞留功能,这将不利于雾霾的防治和大气生态的修复。因此,急需开发一种仿叶面微结构的建筑外墙砖滞尘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叶面微结构的建筑外墙砖滞尘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具有双重滞尘效果,对颗粒悬浮物具有拦截、滞留、吸附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外墙砖的滞尘能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利于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仿叶面微结构的建筑外墙砖滞尘结构,包括砖体,所述砖体呈方形结构,其顶部和底部设有通风口,所述砖体内部设有斜坡绒毛层,所述砖体表面为滞尘糙面,所述滞尘糙面上均布有若干引流槽和滞尘口,所述滞尘糙面的内侧镶嵌有加强网。引流槽的设置,有利于在下雨时冲刷和沉降滞尘糙面上的颗粒悬浮物。滞尘口的设置,不仅可以增加进入砖体内颗粒悬浮物的数量,还有利于雨水的进入,利用雨水洗刷斜坡绒毛层。加强网的设置,可以提高滞尘糙面的坚硬度。
优选地,所述滞尘糙面呈波浪状,表面粗糙,上面具有若干可供颗粒悬浮物停留的小平面,更加有利于颗粒悬浮物的滞留。
优选地,所述斜坡绒毛层由聚乙烯丝组成,在干燥的环境内易产生静电,以此来吸附更多的颗粒悬浮物。斜坡绒毛层的斜坡有利于雨水的冲击,内置斜坡绒毛层有利于降低聚乙烯丝的消耗,延长其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389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