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舱舱体电磁屏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38802.7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70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陈跃;刘帅;程艾琳;钱廷欣;张尊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长龙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H02G3/2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国家民用航天产***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舱舱体 电磁 屏蔽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舱舱体电磁屏蔽结构,包括与舱体屏蔽层上的安装孔相匹配的屏蔽法兰,所述屏蔽法兰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上对应连接有单线屏蔽套,所述单线屏蔽套的长度不小于直径的30倍,所述单线屏蔽套和对应的所述通孔用于线束穿过。本实用新型在线缆或线束贯穿方舱舱壁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实现电磁屏蔽,同时不占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方舱舱体电磁屏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舱舱体电磁屏蔽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方舱对于线缆或线束贯穿方舱舱壁的屏蔽问题主要的解决思路是避免线缆或线束贯穿方舱舱壁或在方舱舱壁上设置屏蔽插头,采用屏蔽插头进行转接进行处理。但有些线缆或线束贯穿方舱舱壁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屏蔽插头非常占用空间,在部分空间有限且需要线缆或线束贯穿方舱舱壁的部位,亟需一种方舱舱体电磁屏蔽结构来实现电磁屏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舱舱体电磁屏蔽结构,在线缆或线束贯穿方舱舱壁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实现电磁屏蔽,同时不占用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方舱舱体电磁屏蔽结构,包括与舱体屏蔽层上的安装孔相匹配的屏蔽法兰,所述屏蔽法兰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上对应连接有单线屏蔽套,所述单线屏蔽套的长度不小于直径的30倍,所述单线屏蔽套和对应的所述通孔用于线束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单线屏蔽套呈弧线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法兰与所述舱体屏蔽层之间采用金属螺钉、铜导电胶带或满焊的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线束与对应的所述单线屏蔽套之间采用绝缘胶带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法兰与所述舱体屏蔽层之间的重合厚度大于20mm。
进一步地,所述单线屏蔽套与所述屏蔽法兰为一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法兰和所述单线屏蔽套的材质为紫铜、铁镍合金或铝。
进一步地,所述紫铜、铁镍合金和铝的孔隙小于200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舱舱体电磁屏蔽结构,包括与舱体屏蔽层上的安装孔相匹配的屏蔽法兰,在屏蔽法兰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在每个通孔上对应连接有单线屏蔽套,并且单线屏蔽套的长度不小于直径的30倍,该结构设计以及单线屏蔽套的长度与对应直径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对舱内的电磁进行屏蔽,在使用时,将线束穿过单线屏蔽套和对应的通孔即可,在线缆或线束贯穿方舱舱壁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实现电磁屏蔽,同时不占用空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将单线屏蔽套设计为弧线形,弧形结构能够更好的起到电磁屏蔽作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屏蔽法兰与舱体屏蔽层之间采用金属螺钉、铜导电胶带或满焊的方式连接,连接方式简单方便,成本低。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将线束与对应的单线屏蔽套之间采用绝缘胶带固定,能够有效的防止线束从单线屏蔽套中滑脱。
进一步地,将屏蔽法兰与舱体屏蔽层之间的重合厚度设计为大于20mm,能够更好的提高屏蔽效果。
进一步地,单线屏蔽套与屏蔽法兰为一体连接,结构可靠性更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长龙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方长龙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388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频炉感应线圈除垢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数据中心机房的巡检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