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孔隙滤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937882.4 | 申请日: | 2022-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67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奇;张乐川;李光勇;张纪兵;王峰;张云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4/00 | 分类号: | B01D24/00;B01D24/46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雪 |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孔隙 滤池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滤池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孔隙滤池,包括:过滤池,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套设有进水管;第一导流槽,一端与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相连通,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过滤池的内壁上;第二导流槽,两端均固定在所述过滤池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导流槽与所述第一导流槽垂直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对进水口处进行水流的泄压,保证水流均匀地进入过滤池,保障了整个变孔隙滤池的过滤效率和后续系统的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滤池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孔隙滤池。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变孔隙滤池是一种以“同向凝聚”理论设计的正流深床滤池,其过滤层由不同粒度的滤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粒度粗的滤料所占比例较大。变孔隙滤池主要使用粒度粗的滤料进行整体过滤,滤层阻力小,滤速较高,不易堵塞,不会形成细滤料过滤时表面过滤的情况,且纳污容量高,反洗周期长;在过滤层中均匀加入有限量的粒度细的滤料,能够极大降低粒度粗的滤料的局部孔隙率,实现对水中细小悬浮颗粒“同向凝聚”的效果。
据发明人了解,现有的变孔隙滤池通常是直接通过管道进入变孔隙滤池或者是在进水口处设置压水阀,如图1所示,进水口处的水量偏流,进而导致变孔隙滤池的进水布水不均;当变孔隙滤池内达到一定液位时整个的滤料截面不能保证布水均匀,进而导致变孔隙滤池出水口处水质不均,变孔隙滤池运行时间短,降低变孔隙滤池的过滤效果,增加变孔隙滤池的反洗频率,无法满足后续系统的稳定运行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变孔隙滤池,通过设置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对进水口处进行水流的泄压,保证水流均匀地进入过滤池,保障了整个变孔隙滤池的过滤效率和后续系统的稳定运行。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提供了一种变孔隙滤池,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孔隙滤池,包括:
过滤池,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套设有进水管;
第一导流槽,一端与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相连通,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过滤池的内壁上;
第二导流槽,两端均固定在所述过滤池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导流槽与所述第一导流槽垂直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限定,所述进水管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导流槽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一导流槽套接、焊接或法兰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限定,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二导流槽的轴截面为圆形或方形。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限定,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二导流槽采用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限定,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二导流槽在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均为方形。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限定,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二导流槽均设置在水平面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限定,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二导流槽的深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过滤池的侧面上,所述进水口的竖直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导流槽。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限定,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二导流槽设置在所述过滤池的上部,所述过滤池的下部设置有过滤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对进水口处进行水流的泄压,保证水流均匀稳定地进入过滤池,使得变孔隙滤池的运行时间延长,减少了变孔隙滤池的反洗频率,保障了整个变孔隙滤池的过滤效率和后续系统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378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空气净化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