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的水井水位测量的弯管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35898.1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53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伟;周爱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大伟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55/07;G01F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识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67 | 代理人: | 千小帅 |
地址: | 733300 甘肃省武***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水井 水位 测量 弯管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的水井水位测量的弯管接头,包括弯管接头和球阀,弯管接头上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圆心和弯管接头一端的圆心共线,连接管和弯管接头连通,球阀设置在连接管上端;弯管接头上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圆心和弯管接头一端的圆心共线,连接管和弯管接头连通,球阀设置在连接管上端测量的时候,测量的时候,打开球阀,把钢尺水位计探头从球阀进入,探头顺着输水管而下,按照连通器原理,水管内的水位和外面的水位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正确测量水位,比较方便,不会出现水位计与井内钢丝吊绳、电缆等缠绕现象,测完水位,把探头拉出,关闭球阀既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于水井水位测量的弯管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方便的水井水位测量的弯管接头。
背景技术
对于基层水利站职工,需要逐月对每一眼水井地下静水位进行观测,提供地下水位数据,便于统一管理;在测量过程中,主要使用钢尺水位计进行观测,很多地区的地下水位比较低,一般地下水静水位在35m---45m之间,加之井口较小,又有取水计量设施控制,原井内还有潜水电泵、输水管、水泵钢丝吊绳、电缆等设施阻挡,每次使用钢尺水位计时,探头都很难下到水井内,更有胜者如果出现水位计与井内钢丝吊绳、电缆等缠绕现象,出现这种情况都会发动人员拆卸取水计量设施、拔掉潜水电泵、取出水位计,给水位观测带来很多不便,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一种方便的水井水位测量的弯管接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方便的水井水位测量的弯管接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便的水井水位测量的弯管接头:包括弯管接头和球阀,所述弯管接头上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圆心和弯管接头一端的圆心共线,所述连接管和弯管接头连通,所述球阀设置在连接管上端。
作为改进,所述弯管接头设有用于连接水管的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弯管接头上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圆心和弯管接头一端的圆心共线,连接管和弯管接头连通,球阀设置在连接管上端测量的时候,测量的时候,打开球阀,把钢尺水位计探头从球阀进入,探头顺着输水管而下,按照连通器原理,水管内的水位和外面的水位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正确测量水位,比较方便,不会出现水位计与井内钢丝吊绳、电缆等缠绕现象,测完水位,把探头拉出,关闭球阀既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的水井水位测量的弯管接头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的水井水位测量的弯管接头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弯管接头,2、球阀,3、连接管,4、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的水井水位测量的弯管接头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2,一种方便的水井水位测量的弯管接头,包括弯管接头1和球阀2,所述弯管接头1上设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的圆心和弯管接头1一端的圆心共线,所述连接管3和弯管接头1连通,所述球阀2设置在连接管3上端。
所述弯管接头1设有用于连接水管的连接板4。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使用时,首先在安装水井的水管时,在井口出安装本产品这种弯管接头,使球阀2处于竖直状态,弯管接头1上设有连接管3,连接管3的圆心和弯管接头1一端的圆心共线,连接管和弯管接头1连通,球阀2设置在连接管3上端测量的时候,测量的时候,打开球阀2,把钢尺水位计探头从球阀2进入,探头顺着输水管而下,按照连通器原理,水管内的水位和外面的水位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正确测量水位,比较方便,不会出现水位计与井内钢丝吊绳、电缆等缠绕现象,测完水位,把探头拉出,关闭球阀2既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大伟,未经王大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358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道路交通标志
- 下一篇:一种PCB板的自动化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