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纳米气泡臭氧投加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935228.X | 申请日: | 2022-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02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飞;莫明斋;陈峰;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万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双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42 | 代理人: | 张明利 |
| 地址: | 26610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气泡 臭氧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泡臭氧投加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混合泵,其用于将污水与臭氧进行混合;气泡发生器,其用于使污水与臭氧混合物中的臭氧形成微纳米气泡;以及臭氧发生器,其用于提供臭氧;气泡发生器包括设置有释压孔的第一发生板和第二发生板,第一发生板上释压孔数量少于第二发生板上释压孔数量,污水与臭氧的混合物先后穿过第一发生板和第二发生板;通过气泡发生器的设置,使得污水与臭氧的混合物在依次穿过第一发生板和第二发生板时经历释压过程,使得臭氧在污水中形成微纳米气泡,从而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臭氧投加设备。
背景技术
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对污水当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基于臭氧的催化氧化技术在污水处理工艺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利用臭氧对污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的时候,将臭氧投加到气浮池当中,臭氧在上浮过程当中与污水当中的污染物质接触,实现催化氧化反应;但是现有的臭氧投加装置,臭氧的上浮速度快,使得臭氧未经完全反应就逃逸出了气浮池,从而存在臭氧利用率低的问题,使得大量臭氧被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臭氧投加设备,其通过气泡发生器的设置,使得污水与臭氧的混合物在依次穿过第一发生板和第二发生板时经历释压过程,使得臭氧在污水中形成微纳米气泡,从而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纳米气泡臭氧投加设备,包括混合泵,其用于将污水与臭氧进行混合;
气泡发生器,其用于使污水与臭氧混合物中的臭氧形成微纳米气泡;
以及臭氧发生器,其用于提供臭氧;
气泡发生器包括设置有释压孔的第一发生板和第二发生板,第一发生板上释压孔数量少于第二发生板上释压孔数量,污水与臭氧的混合物先后穿过第一发生板和第二发生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与臭氧混合物从第一发生板内的释压孔中穿过后再从第二发生板的释压孔中穿过,由于第一发生板上释压孔的数量少于第二发生板上释压孔的数量,使得污水穿过第一发生板上释压孔是的水压要大于污水穿过第二发生板上释压孔时的压力,使得污水由少孔向多孔释压从而使得臭氧形成微纳米气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发生板和第二发生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用于在第一发生板和第二发生板之间形成过渡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环的设置,使得从第一发生板上释压孔中穿过的污水和臭氧的混合物能够进入到第二发生板上的释压孔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发生板、连接环和第二发生板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投加池,其用于容纳需催化氧化处理的污水;
以及吸水泵,其用于将投加池中的污水抽出并且送入至混合泵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水泵通过进水管与混合泵连接,臭氧发生器上连接有输气管,输气管将臭氧输送至进水管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输送管,其连接在混合泵的出水端从而将混合后的污水和臭氧输送至投加池,气泡发生器设置在输送管中;
以及回水管,其一端与输送管连接,另一端与进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用于增加污水射流压力的射流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射流器能够增加回水管内污水的射流压力,从而使得回水管能够提供更大的吸力来从输气管当中吸入臭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万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万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352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