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包模组堆叠组装及极耳焊接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35211.4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34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伟;侯孝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50/516;H01M50/528;B23K26/21;B23K26/70;B23K101/3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叶濛濛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组 堆叠 组装 焊接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包模组堆叠组装及极耳焊接工装,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包括电芯堆叠机构、集成盖板限位机构、极耳限位机构,所述电芯堆叠机构能够堆叠电芯,所述集成盖板限位机构能够限位集成盖板相对于电芯的位置,所述极耳限位机构能够限位极耳与集成盖板的汇流排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高了软包模组极耳的焊接效率;将软包模组堆叠组装与极耳焊接集成为一个工装,避免了组装中转运,整体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包模组堆叠组装及极耳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动力电池,软包电池具备安全性能好、重量轻、容量大、内阻小、设计灵活等多方面优势,且逐渐向高倍率应用的方向发展,更符合消费者的要求,已经成为目前主流发展方向。软包模组极耳焊接强度可靠性是软包模组研究的重要方向,其中极耳焊接方式有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等,超声波焊接要求模组内部空间较大,且焊后存在二次振裂现象;而激光焊接具有焊缝高度低、工艺参数控制少、焊缝美观、应用较成熟、对焊缝表面空间要求小等优点,因此激光焊接被广泛应用。但是激光焊接对被焊接物体之间缝隙要求较高,超过一定缝隙就会造成焊接不良,现有的软包模组极耳焊接方法是先通过激光点焊把极耳进行固定后再进行激光焊接,焊接效率较低;并且软包模组加上工装重量>150kg,模组上盖板组装需要进行翻转,但因为模组重量的限制,模组的翻转成了制作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高软包模组极耳的焊接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软包模组堆叠组装及极耳焊接工装,包括电芯堆叠机构、集成盖板限位机构、极耳限位机构,所述电芯堆叠机构能够堆叠电芯,所述集成盖板限位机构能够限位集成盖板相对于电芯的位置,所述极耳限位机构能够限位极耳与集成盖板的汇流排的距离。通过极耳限位机构可以确保极耳与汇流排的缝隙符合要求,无需先进行激光点焊即可对极耳进行激光焊接,可以有效地固定软包模组的极耳,提高了焊接效率;将软包模组堆叠组装与极耳焊接集成为一个工装,避免了组装中转运,整体工作效率高。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芯堆叠机构包括主体框架、宽度限位板、支撑板、距离调节机构、挤压板;两个宽度限位板相互平行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部上表面;两个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主体框架长度方向的两端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部上表面,两个挤压板分别通过距离调节机构安装在两个支撑板上。宽度限位板可以对电芯的长度方向进行限位,确保模组堆叠后宽度方向公差在设计要求范围内;通过距离调节机构可根据模组的设计尺寸调整两个挤压板的距离,因此可以兼容多种不同尺寸模组的组装。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模组长度方向的挤压力。
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距离调节机构上设有手轮。转动手轮即可调节挤压板的位置,操作方便。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集成盖板限位机构为长度方向沿所述主体框架的长度方向的杆状,所述集成盖板限位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固定连接。集成盖板限位机构可以插入集成盖板上部的限位孔中支撑集成盖板,一方面限位集成盖板相对于电芯的位置,确保集成盖板在模组宽度方向位置一致,另一方面可以确保极耳折弯、整平以及焊接时不受应力。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极耳限位机构包括滑轨、焊接压头、滑块;两个滑轨分别位于两个限位杆的两边外侧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部上表面;所述焊接压头为几字形,其上部跨在两个限位杆的外侧,下部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与两个滑轨滑动配合。焊接压头的内侧面可以将极耳压在集成盖板的汇流排上,使极耳与汇流排之间的间隙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确保了极耳焊接质量,提高了整个制程的合格率;焊接压头的位置可根据极耳位置进行调节,因此可以兼容不同软包模组的极耳焊接。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芯堆叠机构还包括压条,所述压条设有多个,所述压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固定连接。压条用于压合模组的液冷板,确保液冷板不拱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352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极片叠片电芯单元及叠片电芯结构
- 下一篇:一种钢支撑保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