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片延展装置及极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20522.3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62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洋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片延展装置及极片,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极片延展装置包括第一对辊、第二对辊以及第三对辊,第一对辊、第二对辊以及第三对辊沿极片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极片在第一牵引辊和第二牵引辊的带动下依次沿第一对辊、第二对辊以及第三对辊传输,在第二对辊对极片的膜片区进行辊压之前,先通过第一对辊对极片的光箔区进行辊压,使得极片的光箔区产生一定程度的延展,在第二对辊对极片的膜片区进行辊压之后,再通过第三对辊对极片的光箔区再次进行延展,最终使得极片的光箔区与膜片区延展一致,从而实现了避免了极片起皱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极片通过拉伸容易断带的问题,提高了极片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极片延展装置及极片。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技术的发展,正负极集流体(正极铝箔)厚度控制得越来越薄。
现有的极片通常通过辊压减小其厚度,然而在辊压的过程中,极片箔材受力的部分会发生延展,导致极片边缘打皱,因此通常采用轧辊前后的驱动辊与轧辊的速度差产生拉伸力,将极片拉伸延展,以使极片上的各个区域延展一致,然而现有的极片抗拉强度低,延伸率低,导致在拉伸过程中极易出现极片断带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延展装置及极片,其能够大幅减少极片由拉伸而导致的断带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片延展装置,用于辊压极片,所述极片延展装置包括第一对辊、第二对辊以及第三对辊;
所述第一对辊、所述第二对辊以及所述第三对辊沿所述极片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对辊和所述第三对辊用于对所述极片的光箔区进行辊压,所述第二对辊用于对所述极片的膜片区进行辊压。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对辊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纺锤型辊,所述纺锤型辊垂直于所述极片的传输方向的截面呈纺锤型。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纺锤型辊包括水平段,所述水平段用于对所述极片的光箔区进行辊压。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纺锤型辊还包括与所述水平段相互连接的倾斜段,所述倾斜段用于对所述极片的陶瓷区进行辊压。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对辊和所述第三对辊在极片传输方向对应的区域均位于所述第二对辊所在极片传输方向对应的区域的两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对辊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平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对辊和所述第三对辊的辊径均小于所述第二对辊的辊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片延展装置还包括第一牵引辊和第二牵引辊,所述第一牵引辊、所述第一对辊、所述第二对辊、所述第三对辊以及所述第二牵引辊沿所述极片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片,所述极片由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延展装置制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片包括膜片区、陶瓷区以及光箔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延展装置及极片的有益效果包括:在第二对辊对极片的膜片区进行辊压之前,先通过第一对辊对极片的光箔区进行辊压,使得极片的光箔区产生一定程度的延展,在第二对辊对极片的膜片区进行辊压之后,再通过第三对辊对极片的光箔区再次进行延展,最终使得极片的光箔区与膜片区延展一致,从而实现了避免了极片起皱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极片通过拉伸容易断带的问题,提高了极片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205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搅拌分散的螯合剂生产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主动转向试验台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