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火型挤塑硬母排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905050.4 | 申请日: | 2022-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80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 发明(设计)人: | 赵炜;吴东起;彭新强;张实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维通利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02;H01B5/02;H01B13/14;H01B3/42;H01B3/08;H01B3/04;H01B3/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 地址: | 10110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 型挤塑硬母排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火型挤塑硬母排,包括:母线层、耐火层和绝缘层;母线层的表面整体缠绕包覆耐火层,耐火层的表面整体包覆绝缘层;母线层、耐火层和绝缘层之间自然叠加构成耐火型挤塑硬母排半成品;耐火型挤塑硬母排半成品折弯,并将端头部位所包覆的耐火层和绝缘层去除后,露出端头部位,得到耐火型挤塑硬母排。本实用新型的耐火型挤塑母排结构,采用耐火层绕包到母线层上,然后通过挤塑与绝缘层一体成型,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加工精度易于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多维成型、结构合理紧凑、外观美观大方等优点,另外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绝缘性,大大提高了母排和电池包的安全性能,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母排的绝缘防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母排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耐火型挤塑硬母排。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车制造商需要采用安全性能优异的新材料,以应对一系列全新的挑战和要求。根据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电池包或系统安全要求》,电池包或系统在由于单个电池热失控引起热扩散,进而导致乘员舱发生危险之前5min,应提供一个热事件报警信号。根据GB19666-2005《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1KV及以下设置耐火层,常用耐火云母带绕包而成,厚度、层数及绕包叠盖率由制造厂确定。根据ISO19642-2-2019《道路车辆汽车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防火材料应在(950±50)℃时承受明火不击穿,固定方式为夹子固定两端,温湿度要求为恒温恒湿放置24h,燃烧过程不通电。可见,国内、国外均对车辆耐火安全提出明确的要求。
因此,当电芯起火时,防火材料阻燃,防止模组间连接排击穿导致漏电、闪络,延缓火势蔓延,增加逃生时间,专业提供电车电芯级、模组级和Pack级的热管理解决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有技术中母排的耐火性和绝缘性,无法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火型挤塑硬母排,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火型挤塑硬母排,包括:母线层(1)、耐火层(2)和绝缘层(3);
所述母线层(1)的表面整体缠绕包覆所述耐火层(2),所述耐火层(2)的表面整体包覆所述绝缘层(3);所述母线层(1)、所述耐火层(2)和所述绝缘层(3)之间自然叠加构成耐火型挤塑硬母排半成品;
所述耐火型挤塑硬母排半成品折弯,并将端头部位所包覆的耐火层(2)和所述绝缘层(3)去除后,露出端头部位,得到耐火型挤塑硬母排。
优选的,所述母线层(1)采用铜型材,铜型材表面镀有镍层,镍层厚度3-5μm。
优选的,所述耐火层(2)为三合一云母带材料,由玻璃纤维、聚酯薄膜、中间夹粉云母纸通过胶粘剂合成。
优选的,所述耐火层(2)与所述母线层(1)长度方向成45°角方式进行绕包两层,搭接3-5mm,平均厚度为0.35mm,所述耐火层(2)均匀整齐地分布在所述母线层(1)和所述绝缘层(3)之间。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3)为聚氯乙烯材料。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3)厚度为1.5mm。
优选的,端头部位去除所述耐火层(2)和所述绝缘层(3)后,所述耐火层(2)和所述绝缘层(3)去除尺寸平齐一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火型挤塑硬母排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耐火型挤塑母排结构,采用耐火层绕包到母线层上,然后通过挤塑与绝缘层一体成型,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加工精度易于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多维成型、结构合理紧凑、外观美观大方等优点,另外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绝缘性,大大提高了母排和电池包的安全性能,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母排的绝缘防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维通利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维通利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050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