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用辅助吊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01449.5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02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熊华辉;笪群峰;胡翔;韩伟;刘舸;谈东林;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大悟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B66C23/44;B66C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54 | 代理人: | 吕春霞 |
地址: | 43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辅助 吊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用辅助吊装装置,涉及配电建设技术领域,包括吊车、吊箱和安全结构,所述吊箱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吊环,且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挂环,所述吊箱的内壁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挂环。本实用新型中,该吊装装置可同时将电力工人和电力器材吊运至所需高度和位置,且为电力工人和电力器材提供支撑点,方便配电电力的建设施工,通过第一U型件、第二U型件、第三U型件、第四U型件、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组成的安全结构和第一滑槽、第一限位轴、第一弹簧、第二滑槽、第二限位轴、第二弹簧,为吊箱提到额外的吊点,防止在钢丝绳断裂时吊箱发生坠落,起到了二次防坠落保护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配电用辅助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是在电力系统中直接与用户相连并向用户分配电能的环节,配电系统由配电变电所、高压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线路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设备组成。一般在室外配电电力的建设施工中,需要使用吊装装置进行高空处的电力器材的安装。
但是传统的吊装方式只是将电力器材进行吊运,电力工人需要攀爬至所需高度,既不能保证电力工人的安全,又不方便配电电力的建设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用辅助吊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用辅助吊装装置,包括吊车、吊箱和安全结构,所述吊箱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吊环,且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挂环,所述吊箱的内壁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挂环,所述第一挂环与第二挂环之间设置有钢丝绳,所述安全结构包括有第一U型件、第二U型件、第三U型件、第四U型件、若干个第一支撑杆和若干个第二支撑杆,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轴,所述第一限位轴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吊箱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轴,所述第二限位轴上套设有第二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吊环与吊车的吊钩连接,所述第一挂环与第二挂环通过钢丝绳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全结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全结构对称设置在吊箱与支撑板之间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若干个第一支撑杆与若干个第二支撑杆交叉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端头的连接处和较差连接处均转动连接,处于上方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头与第二U型件转动连接,处于下方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头与第三U型件转动连接,处于上方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头与第一U型件转动连接,处于下方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头与第四U型件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U型件的顶部处于第一滑槽的内部,且第一U型件与第一滑槽相适配,所述第一限位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槽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且第一限位轴贯穿于第一U型件,所述第一U型件与第一限位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U型件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轴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U型件的底部处于第二滑槽的内部,且第三U型件与第二滑槽相适配,所述第二限位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槽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且第二限位轴贯穿于第三U型件,所述第三U型件与第二限位轴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三U型件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吊箱的前侧铰链连接有箱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大悟县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大悟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014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