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缝隙排气结构吹瓶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901241.3 | 申请日: | 2022-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98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崔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东创兴业包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9/48 | 分类号: | B29C49/48 |
| 代理公司: | 四川恒靠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35 | 代理人: | 赵松伟 |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缝隙 排气 结构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瓶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带有缝隙排气结构吹瓶模具,包括底板、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模具槽,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外侧面的前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前侧设置有第二模具。该带有缝隙排气结构吹瓶模具,通过控制手持杆间接性的带动限位块拔出限位孔的内部,解除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的固定,操作步骤较少,使得该装置实现了快速拆卸的功能,方便了工作人员将该装置内部成型后的瓶子进行快速的取出,省时省力,缩短了工作人员将成型后的瓶子取出该装置内部的所用时间,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缝隙排气结构吹瓶模具。
背景技术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201920983366.3公开了一种带有缝隙排气结构吹瓶模具,涉及吹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缝隙排气结构吹瓶模具,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组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迅速的排尽内部空气,提高工作效率,在排尽内部空气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避免模具内部热量的散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且巧妙,使用方便,可显著的缩短瓶子的成型时间,适合在吹瓶模具中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下,大部分的吹瓶模具基本都是通过多组螺栓将多个结构固定在一起组成的,只能通过将多组螺栓一个个的拧出才能实现对吹瓶模具的拆卸,不易实现快速拆卸的功能,不方便工作人员将吹瓶模具内部成型后的瓶子进行快速的取出,费时费力,延长了工作人员将成型后的瓶子取出吹塑模具内部的所用时间,间接性的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缝隙排气结构吹瓶模具,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缝隙排气结构吹瓶模具,包括底板、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模具槽,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外侧面的前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前侧设置有第二模具,所述挡块位于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所述第二模具与第一模具活动接触,所述第二模具的背面与第一模具后侧的内壁均开设有模具槽,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注塑孔,所述注塑孔与模具槽连通,所述第二模具外侧面的前侧活动插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穿过第二模具的外侧面插进限位孔的内部,所述限位块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外表面的前侧固定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外表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手持杆,所述限位板内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短杆,所述第二模具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短杆,所述第一短杆和第二短杆的外表面套接有限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前侧开设有T形槽,T形槽的内部设置有可移动的T形板,T形板的上表面与第二模具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模具背面的外侧开设有限位槽,第一模具后侧内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与限位槽活动插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外侧面的中部开设有排气孔,排气孔与模具槽相通。
优选的,所述T形槽的数量设置为三组,三组T形槽的内径均与T形板的外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数量设置为四组,四组限位槽的内径均与限位杆的外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模具正面的外侧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径与传动杆的外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限位弹簧的数量设置为四组,四组限位弹簧的制作材料均设置为硅锰弹簧钢。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的数量设置为四组,四组限位孔的内径均与限位块的外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层,密封层的厚度设置为一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东创兴业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东创兴业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012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