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散热的金属3D打印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890850.3 | 申请日: | 2022-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42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 发明(设计)人: | 岳茜;李晓京;杨信用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宇新材料智能制造研究院(山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12/00 | 分类号: | B22F12/00;B22F12/20;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中正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6 | 代理人: | 焦进宇 |
| 地址: | 033603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散热 金属 打印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金属3D打印机,包括机体机构与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位于机体机构的内部;所述机体机构包括打印机体、移动装置、打印头、物料通道与打印枪,所述移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打印机体的上端,所述打印头活动安装在移动装置的上端,所述物料通道固定设置在打印头的内部,所述打印枪固定安装在打印头的下端,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环形水仓、气流通道与散热翅片。该便于散热的金属3D打印机,水冷与风冷配合使用,水流换热直接作用于物料通道,而气流换热作用于水冷装置,使得环形水仓中的温度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温度,使其散热功能更加强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散热的金属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过去其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
3D打印机在使用时若是散热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打印头的温度急速升高,现有的3D打印机散热能力较差,若是不及时降温就会导致零部件的老化或是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金属3D打印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3D打印机在使用时若是散热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打印头的温度急速升高,现有的3D打印机散热能力较差,若是不及时降温就会导致零部件的老化或是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的金属3D打印机,包括机体机构与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位于机体机构的内部;
所述机体机构包括打印机体、移动装置、打印头、物料通道与打印枪,所述移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打印机体的上端,所述打印头活动安装在移动装置的上端,所述物料通道固定设置在打印头的内部,所述打印枪固定安装在打印头的下端,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环形水仓、气流通道与散热翅片。
优选的,所述环形水仓固定设置在打印枪的内部,所述环形水仓呈环形分布在物料通道的外端,所述气流通道贯穿设置在打印头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散热翅片固定设置在气流通道的内端,水冷与风冷配合使用,水流换热直接作用于物料通道,而气流换热作用于水冷装置,使得环形水仓中的温度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温度,使其散热功能更加强劲。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储水仓、潜水泵、上水管与下水管,所述储水仓固定设置在打印机体的内部,所述潜水泵固定安装在储水仓内部的底部,所述上水管的一端与潜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所述上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打印机体并与环形水仓的下部固定连通,所述下水管的一端与环形水仓的上部固定连通,所述下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打印机体并延伸至储水仓的内部,当物料通道内部温度过高时可启动潜水泵,潜水泵将储水仓内部的水流抽入上水管中,水流经过上水管进入到环形水仓中,随着潜水泵持续供水,可使环形水仓中的水流从下水管回到储水仓中。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散热连接板,所述散热连接板固定安装在储水仓内部的顶端,所述散热连接板横向呈等距分布在储水仓的内部,所述散热连接板与打印机体为一体化结构,通过安装散热连接板,可使散热连接板与储水仓中的水流连接,而散热连接板与打印机体为一体化结构,因此热传导可扩散在打印机体上,使打印机体的上端也保持较低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固定安装在打印头的前端,所述散热风机的后端与气流通道的前端固定连通,启动散热风机,由于散热风机的后端与气流通道的前端连通,因此气流会从气流通道的后端进入,使气流通道中保持较高的气体流速,配合散热翅片的作用,可使得环形水仓内部的温度更加的低,进一步提高了该打印机的散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机体机构还包括支撑底座与支撑腿,所述支撑底座固定安装在打印机体的下端,所述支撑腿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的下端,安装的支撑底座与支撑腿用于该打印机的支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宇新材料智能制造研究院(山西)有限公司,未经航宇新材料智能制造研究院(山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908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下设备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仓鼠跑轮装置的旋转升降调节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