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窄线路走廊的输电线路复合材料门型塔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89730.1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32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晔;吴雄;李健;何洋;何昌林;梅端;朱晓东;柯锐;沈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2 | 分类号: | E04H12/02;E04H12/24;E04B1/92;H02G7/20;H02G7/2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 走廊 输电 复合材料 门型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杆塔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窄线路走廊的输电线路复合材料门型塔,包括门型塔左侧复合材料杆,门型塔右侧复合材料杆,所述门型塔左侧复合材料杆与门型塔右侧复合材料杆之间设置有金属地线横担,所述门型塔左侧复合材料杆与门型塔右侧复合材料杆在顶部通过金属地线横担固定连接,该实用新型的复合材料门型塔其地线和导线均位于门型杆内部,沿路的导线走廊极窄,为土地紧张的经济发达地区提供了一种紧凑输电线路思路,缓解土地紧张的矛盾;单地线及导线都位于复合材料门型塔内侧,且地线和导线均匀分布在两侧复合材料杆塔连接的中心线附近左右,杆塔的受力相对均匀,导线对复合材料门型塔的整体不均匀受力较小,杆体结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用杆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窄线路走廊的输电线路复合材料门型塔。
背景技术
常规输电线路杆塔走廊宽度较大,以110kV单回路输电线路为例,其走廊宽度在5.5~7.5米之间,而220kV单回线路走廊宽度在10~15米之间,在经过走廊限制地区、民房密集区时不可避免的会有跨房现象出现,造成政策处理费用、施工难度大幅增加。同时,常规铁塔根开较大,在寸土寸金的城区中很难找到立足之地。
复合材料具有绝缘性好、耐腐蚀、质量轻、强度高等优点,其作为输电杆塔的新材料,可以节约大量的钢材,大幅降低杆塔的运输和组装成本;另外,利用复合材料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可以减少绝缘子串长和导线与塔体间空气间距,从而减少三相导线间距,使杆塔紧凑,压缩线路走廊,提高线路输电能力,同时缩小塔头尺寸,减少走廊宽度,节约土地资源,响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两型三新输电线路建设政策,在经济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倍受关注。但是,复合材料用于输电杆塔也存在一定的阻碍:1)连接问题,与钢材不同,复合材料是一种脆性材料,开孔不但会造成复合材料纤维的断裂还会引起极大的应力集中,传统连接方式无法适用;2)构件成本、加工成本较高,复合材料加工成型需要事先制作模具,每个规格构件需要对应一套模具,如果构件规格过多,且又无法大规模应用,其构件的加工成本就会大幅增加,导致目前国内复合材料构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3)玻璃纤维基复合材料的模量一帮为30-60Gpa,远低于钢材料200GPa,导致同尺寸的复合材料杆塔形变显著大于钢管塔。
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复合材料的技术优势,通过复合材料杆塔合理的结构设计,既发挥复合材料杆塔轻质高强和绝缘的技术优势,又避开复合材料开孔连接的缺点,实现生产加工便利,安装方便,且构件整体强度高成为复合材料杆塔研关键技术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窄线路走廊的输电线路复合材料门型塔,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窄线路走廊的输电线路复合材料门型塔,包括门型塔左侧复合材料杆,门型塔右侧复合材料杆,所述门型塔左侧复合材料杆与门型塔右侧复合材料杆之间设置有金属地线横担,所述门型塔左侧复合材料杆与门型塔右侧复合材料杆在顶部通过金属地线横担固定连接,所述门型塔左侧复合材料杆与门型塔右侧复合材料杆外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导线绝缘拉杆与复合杆塔连接的抱箍、上导线绝缘横担与复合杆塔连接的抱箍、中导线绝缘拉杆与复合杆塔连接的抱箍、中导线绝缘横担与复合杆塔连接的抱箍、中导线绝缘横担与复合杆塔连接的抱箍、下导线绝缘拉杆与复合杆塔连接的抱箍、下导线绝缘横担与复合杆塔连接的抱箍,所述门型塔左侧复合材料杆与门型塔右侧复合材料杆之间设置有上导线绝缘横担的左绝缘拉杆、上导线绝缘横担的右绝缘拉杆、上导线左边绝缘横担、上导线右边绝缘横担、中导线绝缘横担的左绝缘拉杆、中导线绝缘横担的右绝缘拉杆、中导线左边绝缘横担、中导线右边绝缘横担、下导线绝缘横担的左绝缘拉杆、下导线绝缘横担的右绝缘拉杆、下导线左边绝缘横担、下导线右边绝缘横担,所述上导线绝缘横担的左绝缘拉杆、上导线绝缘横担的右绝缘拉杆与上导线左边绝缘横担、上导线右边绝缘横担之间设置有上导线挂点,所述上导线绝缘横担的左绝缘拉杆一端固定连接在上导线左边绝缘横担一端表面、所述上导线绝缘横担的右绝缘拉杆一端固定连接在上导线右边绝缘横担一端表面,所述上导线左边绝缘横担与上导线右边绝缘横担一端在上导线挂点处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897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金属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砂光机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