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面微针立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77519.8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44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国;冷钢;马永浩;陈锦永;陈莲华;李燕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17;B29C65/48;B29C65/78;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陈彦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微针立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面微针立形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传送藏针膜;水平设置的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下端,第二传送带传送粘性层,并接收来自第一传送带的藏针膜;以及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下端附近的微针翻转件。第一传送带将藏针膜以逐步接触的方式传送至第二传送带上的粘性层上时,微针翻转件将藏针膜的基底层粘附于粘性层上,并使藏针膜的微针绕其与粘性层的连接处旋转以完成微针立形。其有益效果是,将藏针膜传送至该粘性层上,能确保藏针膜和粘性层平整粘合。微针的一个侧壁与基底层位于同一平面设置,缩短微针高度,微针模具的成型腔的深度较浅,便于将原料液注入成型腔内,便于微针成型后的脱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面微针立形装置。
背景技术
近百年来,金属注射针作为药物注射的主流器具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但金属注射针带来的疼痛和恐惧,让部分人(尤其是儿童)难以接受。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表皮溶解的可溶性微针问世。
微针贴主要包括基底层和设置于基底层上的微针。使用时,将微针贴设有微针的一侧按压贴敷于皮肤上,由于微针的针长较短,使用时不会造成神经损伤和疼痛,因此逐渐被公众认可。
现有技术中的微针贴主要采用模具灌注成型,成型时在模具的成型腔内灌注原料液,直接成型出沿垂直于基底层的方向延伸设置的微针。但该成型方法受脱模的限制,无法满足采用高粘度原料液、油水混合原料液等原料液成型微针的需求以及不规则形状的微针的制备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面微针立形装置,适用于采用两步式成型的微针贴,该成型法先成型出侧壁平行于基底层设置的微针,再由平面微针立形装置将微针调整至与微针的底部平行于基底层,其解决了现有的采用模具灌注一次成型出微针的方法,无法满足采用高粘度原料液、油水混合原料液等原料液成型微针的需求以及不规则形状的微针的制备需求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平面微针立形装置,包括:
倾斜设置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用于传送藏针膜;
水平设置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下端,所述第二传送带用于传送粘性层,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藏针膜;
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下端附近的微针翻转件;
所述第一传送带将所述藏针膜以逐步接触的方式传送至所述第二传送带上的所述粘性层上时,所述微针翻转件用于将所述藏针膜的基底层粘附于所述粘性层上,并使所述藏针膜的微针绕其与所述粘性层的连接处旋转以完成微针立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微针翻转件向所述藏针膜施加的力逐排作用于所述藏针膜上,所述力垂直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传送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沿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传送方向,所述微针翻转件间隔设置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微针翻转件为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下方的真空负压吸附黏合件,所述真空负压吸附黏合件用于向所述藏针膜施加吸附力;
所述第二传送带上设置供气流通过的网格状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微针翻转件为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上方的风压黏合件,所述风压黏合件用于向所述藏针膜施加粘附压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微针翻转件为滚轮接触压合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775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锚杆应力计孔内安装置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阳台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