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虱抓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76517.7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37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丽;王希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伟丽种苗有限公司;山东省伟丽种苗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M5/06 | 分类号: | A01M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施利江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抓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虱抓捕装置,包括顶板、支腿、滚轮、浮扫帘、粘虫板;所述顶板为方形,所述支腿固定在所述顶板四角,每一所述支腿下方设置滚轮;所述浮扫帘为软布,所述浮扫帘安装在所述顶板的前面;所述粘虫板安装在所述顶板的左面、右面以及后面;所述粘虫板的粘虫面与所述浮扫帘形成底部开口顶部封闭的粘虫空间。所述浮扫帘为软布条组成的流苏帘。本实用新型中对粉虱捕捉更直接,更主动,直接对苗床上粉虱进行捕捉,快速减轻危害。通过扰动的方式,迫使隐藏的粉虱活动起来,以抓捕粉虱。在粉虱进入温室后,传播病毒前,及时捕捉掉。粉虱抓捕彻底,不会产生抗药性,也无农药残留。布帘的扰动还可以促进幼苗间隙换气,促进生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虫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粉虱抓捕装置。
背景技术
育苗温室内烟粉虱以及温室白粉虱,携带并传播病毒病是蔬菜育苗的一大难题。目前防治策略主要是消杀、物理引诱和天敌。消杀主要是应用杀虫剂,其有一定的毒性不符合绿色标准,且极易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一般;物理引诱方法,例如黄板、黄带等属于被动引诱,不能主动出击,防治效果较差;饲养天敌昆虫必须与粉虱并存,也不能彻底灭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虱抓捕装置,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是多个。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粉虱抓捕装置,包括顶板、支腿、滚轮、浮扫帘、粘虫板;
所述顶板为方形,所述支腿固定在所述顶板四角,每一所述支腿下方设置滚轮;
所述浮扫帘为软布,所述浮扫帘安装在所述顶板的前面;
所述粘虫板安装在所述顶板的左面、右面以及后面;
所述粘虫板的粘虫面与所述浮扫帘形成底部开口顶部封闭的粘虫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浮扫帘为软布条组成的流苏帘。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两侧的所述支腿上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顶板下方彼此相对,所述导向轮的滚动方向与竖直面相切。
进一步的:在所述支腿上和所述顶板上分别安装若干夹子,所述粘虫板和所述浮扫帘通过所述夹子固定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支腿为伸缩杆。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为自锁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粘虫板为粘虫带,所述粘虫带的起点位于从浮扫帘的一侧,另一端绕过所述支腿到达所述浮扫帘的另一侧;所述粘虫带与所述浮扫帘形成底部开口顶部封闭的粘虫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粘虫带的底边高于所述浮扫帘的底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对粉虱捕捉更直接,更主动,直接对苗床上粉虱进行捕捉,快速减轻危害。
通过扰动的方式,迫使隐藏的粉虱活动起来,以抓捕粉虱。
在粉虱进入温室后,传播病毒前,及时捕捉掉。
粉虱抓捕彻底,不会产生抗药性,也无农药残留。
布帘的扰动还可以促进幼苗间隙换气,促进生长。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伟丽种苗有限公司;山东省伟丽种苗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伟丽种苗有限公司;山东省伟丽种苗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765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公路养护设备
- 下一篇: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连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