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性炭再生用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76003.1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92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廉毅;李广苏;廉斌丞;李策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仁祥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4;C01B32/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识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67 | 代理人: | 徐佳慧 |
地址: | 2749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再生 用换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再生用换热装置,包括一截面形状呈双曲线型的换热器壳体,所述壳体侧部设有活性炭进料管,所述壳体上部设有活性炭出料管;其中,所述壳体下部设有换热介质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延伸至壳体内部,在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若干均风风帽;所述壳体内还水平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上设有内径小于活性炭粒径的通风孔;所述壳体外部设有对其内部输送风量的风机,所述风机与壳体之间通过送风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和功能性强,可广泛应用于活性炭再生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活性炭再生用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活性炭再生装置中一般均会用到换热机构,其作用是对活性炭进行换热,从而实现降低活性炭本身温度的功能,继而实现后期的循环利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换热机构存在的缺点一是换热效率不高,导致无法实现活性炭的安全回收;二是无法实现高效换热,导致了换热介质的能量浪费,降低了换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对活性炭进行换热的装置,其换热效率高,使用方便,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活性炭再生用换热装置,包括一截面形状呈双曲线型的换热器壳体,所述壳体侧部设有活性炭进料管,所述壳体上部设有活性炭出料管;其中,所述壳体下部设有换热介质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延伸至壳体内部,在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若干均风风帽;所述壳体内还水平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上设有内径小于活性炭粒径的通风孔;所述壳体外部设有对其内部输送风量的风机,所述风机与壳体之间通过送风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进料管、出料管上均设有控制阀门,所述进气管上设有流量阀,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位于横板下侧,所述进料管位于横板上侧;所述送风管的出风端靠近壳体底部位置,并在风机与壳体之间水平延伸。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上并联有若干进气支管,所述支管的出口端在壳体上周向分布;所述支管上设有气压表、手控阀以及温度表;所述进气管以及支管外侧壁上均包覆有保温层。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壁面上设有螺旋形凹槽,且所述凹槽从壳体下端延伸至上端位置;所述横板下端设有支撑其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通过两角钢拼接成十字型。
优选地,所述壳体外部设有连接筒至内部的料位计,在所述出料管上还设有温度显示计、电磁阀一,所述进料管上设有电磁阀二,所述电磁阀一和电磁阀二均并联连接在一控制模块上,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一供电模块电信号连接,所述供电模块与风机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侧部且靠近出料管位置还设有一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上设有溢流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设置的双曲线型壳体,并将进料管、出料管设置在上部位置,并在壳体下部设置了进气管,从而实现了延长换热介质与活性炭之间的接触时间的功能,进而提高了换热效率;
通过设置风机、风帽以及横板,实现了提高了活性炭回收率的基础上还能达到减少能源浪费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信号传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仁祥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仁祥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760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麦麦仁加工用的脱壳机
- 下一篇:一种分片压制的异形封头